证券资深张经理
证券资深张经理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3年前

回答
6363
文章
0
关注者
0

不少人都以为跟着主力高空盘的股票赚钱容易,实际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控盘越高的股票散户赚钱越困难。这是因为这样的股票走势完全被机构控制。走势已经天马行空,随意性非常强,有时高控盘股票可以一两年没有什么波动,这样散户买入以后就没有什么盈利空间,有时甚至几年内连续下跌。而且高控盘的股票走势完全是我行我素,在大盘走势良好时,高控盘股票也有可能会没有什么涨幅。比如长江电力这只股票就属于高控盘股票。我们可以看一下,它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上涨了,一般散户很难有耐心持有一只很久不上涨的股票。如果散户想做短线,我认为去追逐那些低控盘的股票是更务实的。低控盘的股票在上涨时必须有成交量跟随才能够稳健上涨,当成交量和价格不能匹配时,股价就会出现回落。所以低控盘的股票,它的涨跌规律更容易判断一些。就使我们的短线投资风险小了不少。并且做股票不能只看主力机构控盘高低,如果一只股票业绩不好,甚至财务造假,这样的股票即使是高控盘,也是很难摆脱股价暴跌的命运的。所以我们在投资时不仅要看主力控盘情况,更重要的还要看一下这支股票的业绩和发展前景如何,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做好股票投资。

这种情况下我很可能会选择割肉,但是我会慎重一些,我会看下公司的基本面情况,看一下公司的年报,还有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如何,然后再做出最终是否割肉的决定。因为15年买的100万的股票,现在下跌居然只剩下了25万,可想而知公司的基本面极可能出现了重大问题。我们可以看到15年的股票,有很多在现在已经创出了新高,这些创出历史新高的股票,是因为它们的基本面很好,业绩增长不错。比如恒瑞制药、贵州茅台、华兰生物等等这些股票在15年以后都创出了股价新高。那为什么你的股票一直在这5年来还是亏损呢?可以肯定你的股票基本面情况一定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重新审视下自己所持股票的基本面情况如何,如果基本面很难有重大转机,那么就要割肉去买入那些当前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股票。比如现在的新能源、人工智能,5G通讯等行业,这些行业股票可以进行投资。买入这些未来有高速发展潜力的行业的公司股票,才能够使自己有较大的扭亏机会。否则一直被动的持有原来的股票。那么就只能静等大牛市的来临,而牛市什么时候来临还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当前持有牛股才是更好的选择。

炒股10多年不赚钱,其实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投资理念的问题。不要以为有什么高超的技术能够使人们挣到钱,实际上任何的技术都有盲区,都不可能真正的使人们马上挣到钱,都必须要配合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才有可能有赚钱的机会。很多人炒股票挣到钱,把自己不挣钱的原因归结为技术不到位,实际这种想法是错的,技术在炒股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股票投资中最重要的实际是投资理念,在实际投资中最重要的是资产配置。把资产配置好了才可能有赚钱的机会。有不少股民炒股20来年,每回炒股票只重仓持有一只股票,这种投资理念就是错误的,而且缺少有效的资产配置,很难分散风险,这样炒下去就是炒100年也是赚不到钱的。还有的股民信奉精确预测,不做一些投资应对策略,这使得当预测发生错误时就手忙脚乱。很多股民都是炒股,10年20年没有搞明白投资的本质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技术分析,从实质说都是一种“技术”。学习这些技术的人很多,但最后能赚到钱的人很少,可见技术之外的东西更重要。炒股时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要知道人性的弱点在操作中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若想以后在炒股中挣到钱要注意两个问题:一对外要注重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二对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投资心理进行控制,只有如此才能够走上炒股挣钱的大道。

投资高手都了解自己的投资能力,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投资。比如股神巴菲特几十年来都不买互联网类上市公司的股票。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互联网这种事物不太了解。所以他极少投资互联网类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国内有很多投资高手不买畜牧渔业股票,因为这类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容易发生巨大波动。并且这种动物类资产很难进行审核辨别其数量和质量,更容易发生造假事件。还有些技术分析类高手绝对不买处于下降通道的股票。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股票趋势走坏,已没有投资价值。从我个人的20多年的投资体验来看,我绝对不买的股票是很多的:一st和*st的股票绝对不买。因为这类股票有很大的概率最后会退市。而且这种股票很难扭亏为盈,大多数会长期保持亏损,大多会一直挣扎在亏损边缘。能够乌鸡变凤凰,通过重组转型成为一家好公司的ST股票极少。这绝对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并且买入st股票以后必须每天盯盘,因为这种股票投机性较强,一般都是短期行情大涨大跌。搞不好股价会再下一个台阶。所以还要时刻做好止损准备。每天炒st股炒都要大量时间盯盘,那还不如买一个稳当的白马蓝筹股,踏踏实实的做自己的投资。而且还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出去游玩。这样才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很多赚了大钱的投资高手只投资白马蓝筹股票,所以他们能有信心持股很长时间并且有大量的时间休闲娱乐。而很多普通投资者天天大量的时间花在看盘上,多年来还是赚不到什么钱。二不了解的股票不买。很多股票看着非常好,涨幅也很大,但是由于自己不了解,高手就会选择性放弃。很多股票由于自己不了解,买入后就会内心忐忑。即使是好股票,也很难安心拿住股票。最后就算是赚钱了,在持有的过程中也会心态不稳,影响身心健康。况且不了解的股票中有很多都充满了陷阱。很多看似非常好的股票,如果细读其年报就会发现其业绩实际并不怎么样。或者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或者有大量的在建工程等资产质量并不好。炒股就像打仗一样,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不了解的股票不买,几乎是所有投资高手的共识。

财务造假防不胜防,像完全躲雷是不太现实的。投资者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减少踩雷的几率。一是看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财务分析,对那些应收账款过大,还有在建工程长期不能结束,以及现金表面上很充裕,但是公司却大量借贷。与这些有种种财务疑点的公司避而远之,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避财务造假。这样可以减少踩雷的概率。二是建立投资组合,只投资于白马蓝筹股,并且买入10只以上股票进行投资,这样分散了投资风险,即使其中有一两只股票发生了财物造假,那么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并不会在整体上对我们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股票在小长假前减仓并不是什么惯例。只有在小长假前进行讨论“是否减仓才是惯例。”如果股票在小长假前进行减仓是过来的话,那么就会在每一个小长假前股市都会大跌,因为大家都减仓了吧,那么谁又会接盘呢?实际上我们看到在小长假之前有很多时候股市行情是上涨的,甚至是大涨的。人们之所以在节假日之前进行讨论,是否要提前进行减仓,是因为在节假日期间,国际或者国内会发生一些重大消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在节假日期间,在停盘期间,国际和国内发生了重大利空消息,那么当节假日结束之后,开盘就会大跌,那么在节假日持仓的股民就会遭受损失。是基于这么一个逻辑,人们才会在节假日之前进行讨论是否要继续持有,是否要减持。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么一个问题。首先市场行情是不可预测的,很有可能我们减仓以后节假日股市盘股市会上涨。因为我们实际上是无法知道节假日这段时间市场的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如果我们进行减仓,虽然可以避免节假日期间的风险,但是我们也丧失了节后开盘的大涨获利的机会。第二,这样一个问题实质是一个短期交易的问题。我们知道股市无时不刻都会出现各种利好利空消息,都会引发行情的震荡。短期行情的不可预测性是非常强的。如果我们过度关注于节假日这短短几天的行情涨跌,那么我们就会疲于奔命,在交易中就会非常痛苦,而且很有可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过于关注短期的行情走势,过于进行战术层面的思考,这是投资中的一个错误方向。在投资中应当有战略思维,应当忽略这些短期的市场涨跌,应当把关注点放在上市公司业绩发展上面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获得投资的成果。那些经常计较于节假日几天行情涨跌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太大出息的。

估值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人们对估值的分析采用的手段是不一样的,角度也会相差很多,所以不同人对同一只股票同个股票的估值会相差很大。比如人们对一只股票得出估值过高的结论。人们可能是采用市盈率这个指标进行估值的,比如说一只股票市盈率达到了80倍。人们把它跟同行业的其他股票的市盈率进行比较,发现其他股票市盈率只有四五十倍,这样的话就会得出它的市盈率过高,它的估值过高的结论,但是这种估值方法是否合理呢?这个就很难说了,因为这家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如何,公司的管理成效如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等等都是很难预测的,如果这家公司未来业绩增速很快,那么它的市盈率就很快的就能下降到四五十倍,那么它的估值就并不高,所以估值实际上等于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这个判断是很困难的。在很多时候都很难对公司的业绩增速,公司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估值实际上是一种艺术,而非一种科学。估值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我们远离那些明显估值过高的,那些明显容易让人犯错的一些股票。而并不是让我们精确的对所有股票进行准确的估值。一般来说,估值要看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估值标准。例如科技类上市公司的估值标准就较高,一般是30倍以上的市盈率。这是因为科技类创业公司业绩增速很快。而周期行业公司的估值从市盈率来看一般都是在10倍市盈率左右。这类公司的估值就比较低。这是因为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波动很大。而且对一个具体的上市公司进行估值,不但要和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而且要和与自己规模,业绩相似的竞争对手的估值进行比较。而且还要尽可能的预估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股票有一个相对较为靠谱的估值。

我认为投资股票看技术分析的意义并不大。因为技术分析的逻辑是通过价格来看价格,通过时间来看时间,这完全是不符合逻辑的。这好比预测当前两支球队的胜负运用技术分析,就是去找出过去两只球队,谁赢谁输的数据。看似很有参考价值,但是在历史上的两个球队已经和当前球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它们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完全的变化,队内的球星、教练、打法等等都已经和当时不一样了,所以简单的以过去的股价来推测现在的股价,这明显就是参考意义不大。很多时候甚至是荒谬的。我们应关注的不是股价,而是应当关注股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只有了解深层次原因,我们才能够对股价的发展走势有一个真正的因果关系的思考。否则仅根据历史股价类历史数据来推测,现在这样的参考意义明显是比较小的。因为我们知道空间、时间、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历史数据对现来说它的参考意义是有限的。真正的投资应当去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变化,行业的环境变化只有这些搞清楚了才能对上市公司的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大概率的一个判断。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看到应用技术分析赚到大钱的世界级投资家,反倒是根据价值投资赚大钱的世界投资家不少。

我以前读了《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以后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思,因为当时我意识到以利弗摩尔这样的投机天才,最后依然破产,可想投资之路有多么艰辛,我们普通人能否最终获得投资的成功呢?像这次原油宝事件,很多操盘手都损失惨重。这就像是把利弗摩尔的事迹又重新演了一遍。利弗摩尔在破产以后在晚年进行了总结,认为自己如果能够真正的做好资金管理,自己的投资之路会走的更稳定一些。可见即使投资水平再高,如果不做好资金管理,最后也很难善终。投资既要做好资金管理,我认为当投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把控制风险放到主要位置,把盈利放到次要位置,要把一部分本金拿出来存在保险柜里或者存在银行里,然后用盈利去进行下一步的投资。这种办法看似非常保守,但是我认为它很符合我国的古老哲学观念——那就是激流勇退。我认为这是保住本金最好的办法。投资如果一直用全部的本金一直投下去,那么最终的结局肯定是亏损,只有把一部分钱拿出来才能保住胜利果实。因为世上没有人会一直胜利。还有一个办法是可以做分散投资,如果在这次原油宝事件中一些操盘手能够把资金分散于多个行业,多个品种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了。比如手中资金有一部分投资黄金或者地产之类的品种,这样即使原油这部分亏没了,还有黄金或地产之类的资产可以进行风险对冲,至少也可以有下次的投资机会。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进退自如才是投资的最高境界。

所谓一字涨停就是股票开盘就是涨停价,一直到收盘一直维持这个涨停价不变。能够一全天一直涨停价行成交表明了买盘的力量强大,足以接纳所有的涨停价抛出的卖盘。这表明买方极度看好股票的后期发展走势。当然了,大多数情况下,一直涨停的第2天还会继续大涨。突然的一字涨停,一般都是因为有突发利好消息造成的。比如一家公司突然出现了一个新产品,而且这个产品非常有竞争力,这就有可能在这个消息公布后,股价出现一字涨停。这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这家公司会有这么一个重大的基本面变化,所以买方强烈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认为当天股价低估,卖方大多吸收,所以股票才会突然一字涨停。但是注意股票一字涨停并不代表后市就100%会上涨。有些情况下一字涨停后边有可能会出现大跌。比如股市出现了崩盘或者突然牛市转熊。这种大盘环境都会引发一字涨停变成大跌,甚至变成跌停。股票的盘面状况实际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都是属于战术层面,在投资中如果想赚大钱,一定要在战略层面下功夫。战术上再精细,如果在战略上没有好好的布置,那么最终也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

谈到公司品质,2007年时公司什么品质我真是记不住了,但是2015年时的公司品质我还是很清楚的。2015年那轮牛市,并不是由于上市公司业绩良好促成的。于2015年上市公司的品质毫无关系。当年的牛市是由于金融市场改革造成的。简单的说是由于融资配置造成的。大量的资金由于获得了融资和非法配资,涌入股票市场,使股票市场每天的成交金额都是一两万亿以上,当时一度是世界上每天成交量最大的市场。在这些资金的助推下,股市连续走牛。但是当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不是很好,而且社会经济发展也不过是筑底过程。未来股票市场是否会有大牛市这个问题是无可争议的——未来肯定会有大牛市。未来的大牛市有两大助推力:1国际资本正不断进入我国资本市场。这些资金会不断买入我国的核心资产,买入那些白马蓝筹股和行业龙头股票。未来必有白马蓝筹股的大牛市展开。国际资金进入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大趋势。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有新兴行业的不断崛起。未来我国会有一轮新的增长经济势头。以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主体的行业,其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将带动整个市场不断上行。我国的经济增长空间巨大,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未来有很大的消费空间。

以前的股票市场是齐涨共跌。因为当时A股市场股票数量小,我记得当时深圳和上海加在一起股票总数只有几百只。这就出现了大量的资金追逐几百只股票股票供需失衡,股票供不应求。所以当牛市来临时大量资金入市,推动所有股票上涨。现在市场已经变了,现在仅A股主板市场就有3000多只股票。资金已经很难推动这么多股票同时上涨。场内资金只能有选择性的推动一些股票。这样市场就不再出现以前那种行情好时,几乎所有股票都大涨的情况了。所以在当前股市的选股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一般来说,在当前市场上由于股市大扩容。资金只能会追逐那些白马蓝筹股或一些有非常好的前景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大量的绩差股、St股缺少资金追捧,股价一路下行。甚至跌到一两元钱附近,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很多周期性行业股票也得不到资金的关照,股价也非常低,频频跌破净资产。所以只有保住当前市场中资金流向,选好股票才能够挣到钱,当前的A股市场赚钱确实要比以前的市场难很多。没有一定的投资能力,不懂得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只会炒短线,是很难在当前的市场赚到钱的。所以我们看到当前的市场是一种所谓的结构性牛市,一些股票不断的创出历史新高,而另一些股票不但不涨,甚至有可能不断的创出历史新低。这种股市行情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前只要股市行情好,基本上买任何一只股票都能赚到钱,而现在即使行情非常好,如果你买错了股票还是无法赚钱的。当前的A股市场越来越具有国际成熟市场的特点,资金逐渐的流向了那些白马蓝筹股。

亏了40%,想快速扭亏。这实际是一种赌徒输了眼,急于翻本的心理。若想快速扭亏只有两种办法,但是这两种办法都是风险较大。一个是增加本金,把本金增加到原来的三倍甚至5倍10倍以上。这需要增加资金投到股市。这样由于股本增加,股票只需上涨10%以内甚至5%就能够快速扭亏。但是很多股民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再继续投入,更没有这么多资金再继续加仓,所以这个方法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是无法应用的。另一个办法就是把股票卖掉,买入当前的热点概念板块的股票。追涨当前的热点板块追涨大牛股。这种方法是有可能迅速获利的,并且能快速扭亏的,但是它的风险也很大,搞不好会再次被套住。如果再被套住,这种损失就更大了,就更难挽回了。上述两种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扭亏的最好办法实际上是好好进行反思,深入的学习投资知识,改变自己急功近利的毛病,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扭亏。否则即使这次运气好扭亏为盈,下次依然会重复掉进这个陷阱。

高抛低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高抛低吸是一个正确的废话,在实际投资中没有什么意义。世界上没有人能经常做准高抛低吸,也没有这么一个高抛低吸的神奇技术。高抛低吸一去说是理论,不如说是一种神奇的向往。在投资中能买到一个大概的区域就可以了。就是说低吸在一个上下30%左右的区域。高抛在一个上下30%左右的区域,这已经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高抛低吸了。那种所谓的精确的高低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股市行情的波动,越短期越有随机的性质。因为短期行情波动无规律,所以股市的高点和低点在短期内是无法进行精确预测的。这是因为影响短期行情波动的因素太多了,充满了未知项。在实际的投资中能够大概的卖到一个相对的高位,能买到一个相对的低位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越是在炒股时追求高抛低吸的人越容易赚不到钱,相反抛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一个大概率较低的位置买入,即使暂时被套也坚守不动,有这样想法的人,这么行动的人,反而赚钱的概率大增。

在炒股过程中,我的投资策略有很多。首先有分散投资策略,有增强去弱策略,有大赚小亏策略,用长期投资策略,行业龙头策略等。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分散投资策略。世界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持股种类非常多。已经达到了成百上千种。以致当时有这么一个笑话就是:请你找出一个彼得林奇没有买过的股票。我认为这种投资方式非常好,可以极大地分散风险,而且会有很大概率能够捕捉到牛股,只要有少数的几只大牛股就能够使整体的投资组合总体盈利幅度大增。我当前持股是16只,未来还会继续增加股票数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自己选中大牛股的概率,并且同时能够分散市场风险。作为一个投资者,一定要懂得分散投资的概念,这是投资的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忽视。我其次重视的策略就是大赚小亏策略。做投资只有大赚小亏,最终才能挣到钱。大壮就是在一次投资中,要是自己的盈利幅度尽量做到最大,小亏就是在每次交易中尽量截断自己的亏损,也就是所谓的放大利润截断亏损。只有在每次投资中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做,最终才能赚到钱,很多人都把这个原则做反了,所以他们终生也炒股赚不到钱。不少散户一次交易赚个10%左右就急于卖出了结了。这样的人是永远赚不到钱的。真正能挣到钱的高手都是一次交易至少获利30%,甚至三倍五倍以后才卖出,这样的人才可能最终做投资赚到钱。因为如果你没有大赚的机会,没有暴赚的投资,那么你怎么给未来的亏损进行弥补呢?我们不可能每次投资都赚钱,只有存在大赚的投资才能弥补未来的亏损以后还会有盈余,这样才会最终获得利润。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