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资深张经理
证券资深张经理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3年前

回答
6363
文章
0
关注者
0

往深了讲,止盈方法实际取决于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往浅了说,止盈方法没有什么好的和坏的之分,因为都是相对于当时的市场环境而言,都有可能会表现很好,也有可能会表现很糟糕。也许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把止盈止损设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范围内就可以了。比如很多散户的止盈是30%,在这个位置卖出去,在这个利润卖出去,他们已经感到很满足了。我认为这样就很好。如果硬让他们在获利一倍以后再进行止盈。这恐怕让他们心理上很难承受,因为其中的行情震荡会太大了,而且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意志力。这是因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必须要制定适合自己心理的止盈。否则很难有好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对自己进行一下风险评测,看一下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投资者,然后才能制定好相应的止盈标准。如果一个人随着投资的历练不断增长,投资能力不断提升,它的止赢方法或者止盈幅度也会发生变化。这当然是一个好事情,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没有必要强行执行一个不适合自己心理特点的止盈方法。

我以前也认为散户还是理性的。因为我平时看到的散户,感觉他们都是一个很正常的人。但是有一次我彻底明白了——我的这种感觉是错误的。我的一个同事平时非常精明,做事情也很有原则和逻辑。但是他有一次居然追入一个已经连续涨了8天涨停板的股票。当时我的感觉就是目瞪口呆!我非常奇怪的是他在平时的原则哪儿去了?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做这么傻的事情。后来我想通了很多散户,像他一样看似非常聪明,但是他们都怀着一颗赌博的心。众多散户都是完全根据股票的走势来进行操作的。并不懂什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而且他们信奉短线投机,相信富贵险中求。这样的投机理念注定了他们会做这些很傻的事情。这些散户认为股票涨了以后还可能会继续上涨。因此他们认为值得冒险。对风险的漠视,对财富的急功近利是散户亏损的重要原因。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加仓方法。加仓实际上是一种投资策略。既然是策略,就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有些情况还是适合进行加仓的。有些环境下加仓反而会助长亏损。因此进行加仓必须要尽量应用在对应的适合的环境。适合进行加仓的环境:1行情处于底部阶段。2股票处于低估值阶段。在这两个阶段进行浮盈加仓是最安全的。其他的时候如果进行加仓反倒会使自己的成本提高,有可能会因为加长而亏损。比如在震荡环境当中进行加仓,很有可能会加在行情的高点上。有的人会说那么低吸高抛不就可以吗?但是如何判断一个震荡行情的低点呢,谁又能事先判断出这个行情是震荡行情呢?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基本面不断恶化,这样的股票即使浮盈了进行加仓,最终也很难盈利。所以加仓只能是一种试错。没有人能够保证加仓一定正确。加仓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加仓所需要的条件很难进行判断,一旦判断错误加仓就会成为一个增加自己风险的因素。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首先大单压盘,不一定是有机构要进行吸筹、洗盘。很多人不进行独立思考,人云亦云,以为凡是大单压盘都是吸筹,这纯属是想赚钱想疯了。大多数的大单压盘真的就是有抛盘,没有什么主力行为。比如当利空云集时,比如说当大盘将要成为头部时,那些大单压盘都是真正的抛售。少数的股票或特殊时期的大单抛盘,确实是有机构在运作。但是即使散户买进去也未必马上就上涨,有时可能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都没有上涨。这会使很多散户失去信心,甚至割肉抛出。并且大资金进行大单压盘时都是有利空配合,或者说都有不好的大盘环境进行配合。这个时候散户很难有坚定意志持股不动或者勇于买入。大多数散户在熊市时或者上市公司有利空时是坚决不买的。敢于在市场环境不好,公司基本面有利空,感觉盘面恶劣的时候,依然敢买入的散户总体说还是极少数。这些少数的上车的散户并不会影响大资金的总体计划。

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想学炒股,不要学唐某的《短线是银》。这本书中的形态都是已经完成的形态,然后做回顾。没有一个形态是正在形成的,然后做出一个未来的形态或目标预测。也就是说都是讲过去的故事,没有一个是真正用来预测未来的。如果你听不懂我说什么,那么我换一个词——也就是说那些形态都是马后炮。不知道你是否懂得幸存者偏差原理。实际他这些牛股形态就是这么回事儿。也就是说最终能形成牛股的在中间过程中都会有这种形态。但是有这种中间形态的却不一定都是牛股,其中也有不少是大熊股。唐某只是拿出一些已经完成的牛股形态来讲故事。并且用他们来卖书赚钱。如果这些技术形态这么神奇,他为什么要卖书告诉你们这些读者呢?正所谓你看中了人家的绝技,人家却看上了你的购书费。

股市上有很多虚假的无聊的理论和方法,像这种股票突破以后回踩确认就是一种扯淡的交易方法和理论。为什么股票不要一鼓作气的冲上去,而中间要确认回踩呢?有人做了很生动的比喻,意思就是说中间需要休息一下,然后才能更好的上涨。就像拳头必须要先收回来,然后再打出去才有力量。我认为这纯属胡说八道。一口气爬18楼的人,明显要比中间休息一会儿才爬上18楼的人要强壮得多。一口气儿涨18个涨停板儿明显要强于走势中间回踩确认的股票。同样的道理,出现跳空缺口不回补的股票走势明显走势要强于回补缺口的股票走势。这些普通简单的生活和投资常识,为什么到了股市就变了味?所谓则突破后的回踩和确认完全就是投资者自己的意淫。我认为突破后一去不回头的股票更强势。这种回踩确认的理论是认为每只股票上涨力度都差不多,只有中间休息才能有利于以后上涨。很显然这是荒谬的,很多股票的基本面相差悬殊,短线的题材热点也不相同,不可能有相近的上涨力度。而且也并不是每只股票中都有唯一的一个机构进行操作。股票中的机构繁多,上涨下跌是合力的结果。

股票账户一般都是自己持有银行卡和密码。外人轻易是看不到的。但是券商是可以看到的。比如你在江海证券开户,江海证券公司的证券从业人员是有可能看到你的每一笔交易的。还有你每天的交易量和资产总值等等。但是证券从业人员一般不会对你的交易情况感兴趣,他一般只对你的交易量和资产规模感兴趣,因为证券公司希望从你的交易量中提取佣金。你的股票资产越多,交易越频繁,券商越高兴。因为会给他们带来大量的交易佣金。为什么券商对你持有什么股票不感兴趣呢?因为券商的证券从业人员大多对股票的认识比散户成熟,他们一般不相信有什么股神,他们一般不会重视散户的操作。还有个地方就是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中央登记公司可以知道每一笔的客户交易情况。但是他们只是来保存数据,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她们也不会对散户的交易感兴趣的。

炒股20万亏损只剩2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再投入20万也无法翻身。因为炒股亏了这么多钱已经不是增加资金或者选牛股可以解决的了。亏了这么大比例的钱,说明根本就不会超过,必须要重新开始真正地研究投资,这样改变自己的投资理念,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否则一味的按照以前的方法一直这么炒下去,那么就是投入2000万、两个亿也会亏光。我看见过很多资产成百上千万的大散户亏得惨不忍睹,因为他们的资金虽然多一些,但是满脑子全都是散户思维,都是韭菜思维,这样的人只能投的越多亏越多,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不进行改变自己的投资信仰,不好好的学习投资知识,不好好的进行反思,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不够亏的。想翻身只能从头开始,好好学习吧。

无量涨停分两种,一种是低位无量涨停,一种是高位无量涨停。低位无量涨停很正常,因为在一个相对低位获利的人较少,这样的话抛售的动力不足。交易清淡,所以成交量很小就能够涨停。一般来说,随着不断的上涨,获利的人越来越多,成交量就会越来越大。无量涨停就会变成有量甚至巨量上涨。高位无量涨停一般是大牛股。刚才说过,到了高位以后大多就会出现成交量放大甚至放量涨停。这是因为到了高位以后,有很多资金,包括散户和机构都获利了结造成了高位换手率大增。但是有些大牛股却并不这样。特别是那些长线的大牛股,它们的涨停一般都是无量的,因为筹码被高度锁定,大量的股票被机构买入,抛售者非常少。所以市场上只需买入少量股票,就能够推动股票上涨。高位的无量涨停是由于众多机构持仓众多,造成市场上可流通股票过少造成的。只需买入少量股票就能引发涨停。当前市场中的长线牛股都是这样,比如贵州茅台、恒瑞医药、长江电力等等都是众多机构集中持股的股票。机构持仓率超过70%甚至90%以上。这样的股票从长期来看上涨的概率很大,但是从短线来看并不一定有明显的短线的机会。

我以前做短线时发现买入以后股票走势与自己预期不一致,那么就马上卖出。无论是赚亏都要卖出。因为我在买股票前就已经预想好未来正常的走势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出现了不正常走势,那么,就预示着行情出现了不好的变化或者不可确定的变化。我就要马上卖出去回避风险。现在我做长线投资。我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如果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我原来所考虑的并不一样。那么,我也会马上卖出。我在中年以后和年轻时的变化,只不过是一个是看技术形态,一个是看基本面而已。都是在发现股票和预期不一样时就马上卖出。比如我预期一个生产激光设备的企业一直占有技术优势,在市场中占有规模优势。它可以不断的研发新的产品。这些理由才能够支持我买入它。但是买了以后发现这个企业走向没落,不再研发新产品,而且技术优势越来越弱,那么我就会马上卖出它。

明知满仓不好,但还是忍不住经常要满仓。——这个说明你还是没有真正的懂得满仓的坏处。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来说,你就是假知假懂。如果是真知,真懂,就会马上的去真的执行。你的内心中你还是隐隐地以为满仓是可行的,所以你才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手。你所会的都是一些表面的理论,但实际上这些表面的理论并不能真正说服你的内心。正像一个病人,大夫告诉他不要抽烟喝酒,他却依然如故。直到有一天病情非常严重。他才开始真正的戒烟戒酒。因为这时他真的懂得了抽烟喝酒的坏处。我年轻时买股票,也非常喜欢把所有资金都集中买入一只股票。后来摔了无数次跟头,才进行深入反思才明白——满仓不一定会使自己亏损,但是满仓一定会使自己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就如坐在火药桶上不一定有生命危险,但是为什么要坐在火药桶上呢?所以炒股票就没有必要做这些冒风险的事情,哪怕利润再大。把自己放在一个安全位置即使利润少些也是值得的。炒股票,赚钱要赚得心安理得才可以。如果赚钱赚得心惊胆跳,那么还不如不炒,因为这已经不利于身心健康。违背了我们炒股票的初衷——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幸福。

我深刻的意识到了股票这种事情最好只有一个人炒,连老婆都不要告诉,炒股票本来就是一个孤独的事情,这样才能够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才能够有正确的操作。

技术分析显然用处是不大的。在国外做投资用技术分析会被别人笑话,在国外买股票正常都是要做基本面分析做一个估值评估,然后才可以买入。近些年来,在我国正规的专业证券报刊上,也没有什么技术分析的文章出现了,基本10从头到尾都是基本面分析的文章。技术分析在我国的专业投资市场也已经被边缘化。虽然有少部分的私募基金做投决时是用纪律分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那些私募做得好的,做得比较大的,基本没有用技术分析的,绝大多数都是做价值投资,做基本面分析。从上面的这些现象就可以看出来技术分析到底有没有用了。我年轻是学过技术分析,用过一段时间发现越炒亏的越多。后来我根据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心理分析创建了四维交易技巧。我用我这种四维交易技巧做了10多年,但是收益也不是非常大。从此我意识到交易技巧,短线交易它的收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即使交易技巧达到了我这种程度也很难做到长期年化收益率30%以上。长期来看我认为短线交易应当和长线交易的收益是相近的——都应当是年化收益率10%~30%之间。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做长线交易呢?长线交易既省心省力。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游玩健身,何乐而不为?所以我在中年以后逐渐的变成了长线投资。

实际上只要不卖,通过某种原则是可以认为不亏的。但是即使你不卖,它的价值也大幅下降了,比如用它进行抵押是不可能按照20元的成本进行抵押的,只能按照比3元还要低的成本,进行抵押测算。那就是虽然你不卖,但是它已经贬值了。所以它这种状态叫做浮亏,但是浮亏也是亏损。只不过是浮动亏损,而且浮动亏损也分大小,像这种亏损非常大的浮亏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为实亏了。比如会计准则中,一般都是五年以上,依然没有归还的货款就核销为坏账。像你这种20元跌到3元,这么巨大的浮亏额度,三五年内很难恢复成本。就是在理论上定为实际亏损也不为过。做股票必须要做好止损,要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不能股票一大跌就坚决不卖。不卖当成不亏的理由,来自己麻痹自己。这样做下去对投资没有好处。

肯定是价值投资好。我单位有个同事就喜欢炒热点。因为炒热点可以马上见到钱,一只股票赚个30%左右他就抛出,但是这些年来他没有赚什么钱。因为他不是每次都必赚,有赚有亏。而且由于炒热点,很容易在行情头部时,依然在场炒股。最终被套严重。参与热点的难度很大,因为热点随时变化,有的热点只是一日行情。很容易使人沦为频繁交易,并且看不清行情的大方向。著名的世界投机大师索罗斯说过,行情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是无法通过数学和物理方式精确计算的。热点行情,来去无踪。就如同风一样,难以捕捉。其中赚赚亏亏,让人无所适从。只有价值投资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投资收益。我去年买的股票在今年都显示出了很好的涨幅,有的股票涨幅已经翻了一倍以上。就是价值投资的巨大魅力,如果跟随热点很难有机会手中股股票获利一倍以上。价值投资由于把握了投资的本质是企业的业绩增长这一条主线,所以能够稳定获利。而炒热点只不过是一种人与人的博弈,而且试图从行情的震荡中赚到钱,其中的胜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