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资深张经理
证券资深张经理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3年前

回答
6363
文章
0
关注者
0

我虽然不懂程序,但是我懂股票。我从股票的这个角度看,程序员炒股票对其帮助并不大。程序员最多能自己编制一个交易系统。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自主买卖股票,也就如此而已。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程序员如果深入研究股票可以进行量化交易。但是量化交易的策略也是很重要的,量交易也不是永远保持不败的。在很多市场环境下量化交易也并不适合。总体来说,量化交易并不能保证程序员赚的比别人更多。这是因为股市行情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机,用最好的程序来计算,也计算不清楚股市下一秒的变化。股市投资根本就不是用电脑程序能够解决的事情。股市是一群人在交易。而人的投资行为受心理影响,还有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并且人并不是总是理性的。在这样一个非理性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行情中,程序员的优势基本荡然无存。

在证券营业部上班没有什么意思,证券营业部实质上就是一个营销网点。它基本上与股票交易没有多大关系。如果说硬能扯上点关系,那就是交易佣金方面。证券营业部是直接给客户定交易佣金的。但是我们知道实际上决定投资胜负的因素,与交易佣金基本无关。股票投资能力才是决定投资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但是证券营业部的人,基本上在这方面都是比较普通的。因为证券营业部的人主要精力都用在销售上。就是说为本公司拉客户。营业部基本和股票投资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营业部的人平时外面吃饭也极少聊股票。在基层营业部的人也很难接触到一些核心的机密。每天他们接触的就是股民和一些机构。有的人可能忍不住会问:既然在营业部上班,那么有没有可能在炒股票时会有一些优势和便利呢?我告诉你,也许你不会相信,但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某证券营业部老总告诉他岳父三只股票让他马上买进。结果,他岳父连贷款借钱买了300万。买完以后结果股票天天下跌,岳父被套50%以上!以至于他岳父被朋友们戏称为替姑爷接盘。证券营业部的从业人员确实能够看到一些客户的交易情况,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这些客户的投资实力,也不清楚这些客户的意图,因此也不敢轻易跟随买入。

选择基金的投资时机是基金投资的一个难题,否则也就不会有基金定投的这种说法了。作为基金定投,就是每月定时定额买入基金。实际就是一种傻瓜式固定投资。因为它认为买基金的时机是无法选择的。我个人认为基金买入最好是在熊市时买。在市场熊市的时候分批买入基金,不断加仓。等到市场牛市的时候,再分批卖出基金。这应当是一个比较好的买入基金的方式。如果你等不及熊市的来临。刚进场时就是牛市,那么也可以分批买入基金。但是要注意对基金的选择,最好买入那些长期大概率能够找好的基金,比如消费行业、医疗行业的相关指数基金。买入这样的基金,虽然暂时可能会被套,甚至被套几年,但是从长期看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最终能够赚钱的概率极大

大学生很显然是不适合炒股票的,因为炒股票的第一原则是要有闲钱,大学生自己都没有收入,靠父母养活,怎么会有闲钱炒股票呢?如果自己没有收入,只能通过借钱甚至贷款炒股票,那么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投资风险。一旦亏损无力偿还,只能给父母造成负担,也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即使今天炒股赚了钱,但是这也不是长久的事情,继续炒下去肯定还会亏钱。因为炒股是一个高难度的职业,并不适合普通人,更不适合没有闲钱的大学生。很多人以为炒股票很容易挣到钱,甚至可以白手起家,这个实际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绝大多数人炒股票终生都没有赚到什么钱。就是那些成为投资高手的人,也是要磨砺了好多年,最终才能稳定的在股市中获得收益。可以想象一个大学生没有收入,如果仅靠炒股票,恐怕仅仅几年就已经无法维持生活了。这样又怎么能坚持炒下去呢?大学生最好是先找到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以后再考虑炒股票,这才是最切合实际的

你必须明确表示你不支持她炒股票。你必须要告诉她炒股票并不适合普通人。因此她的炒股亏损你不负责。炒股票被套也不影响她的生活,被套了她就不动罢了,为什么要向你借钱呢?炒股票会影响她的基本生活吗?你妈总不能把生活费用也拿去炒股吧?如果是这样,这你就不能总这么借她了。你必须要告诉她,生活费用如果被她用来超标,你是不负责任的。她炒菜票被套了,那么就套住了,等以后解套呗。所以你必须要再仔细问一下她向你借钱的具体原因。你要听听她的原因,到底是否合理,如果合理你当然要借钱给他,如果不合理只是用来炒股票,你当然可以拒绝。你作为子女只能负责她的基本生活费用。而且这还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因此在你判断她的基本生活受到影响后,你根据你的每月收入拿出一部分来给她好了。如果她每个月有养老保险,你就要更少给她了。因为钱给多了,她也会去拿来炒股票。

我认为对于理财新手完全可以不配置股票,所有资金都应买入基金。因为股票实际上是一个小众的投资,根本不适合大多数人,特别是不适合理财新手。股票投资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较多的资金量。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做短线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看盘。绝大多数人即使研究几十年,都不可能达到一个较为专业的投资水平。散户炒股票80%以上亏损是非常正常的普遍的市场规律,无论古今中外。并且散户手中的几万块钱根本不适合做股票,因为资金太少,无法做风险的分散。作为理财新手,最好的选择是买基金,基金是最适合普通人的投资工具,有专家代为理财,自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费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自己有太高的投资理财水平。普通人只要能够坚持长期的基金投资,坚持定投,那么最后能够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我认为证券公司发展的最好的,最有实力的当属中信证券了。它相当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王重阳的位置。略逊于他的有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这4家相当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也就是说这4家实力规模相差无几。在有的年份可能这家成长更好一些,在另一年份那家业绩会更好一点。证券公司的排名严格来说是按照证监会的打分制度来进行更准确。证监会严格评估各大证券公司的实力和风险控制,给他们以相应的分数并安排相应的星级。星级越高的证券公司所能开展的业务越多,星级越低的证券公司所能开展的业务越少,自然他的收入也越少。一般来说小的或地方性的证券公司的星级都较低,业务种类也比较少,大多以经纪业务为主。在这方面,大券商确实占据一定优势。但是我国的券商体制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的老的制度,各大券商的业务性质同质化严重。在金融服务方面做的都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广大散户。对于普通股民来说,只要交易佣金低去哪家券商去交易都没有什么实质区别。

股评人当中有炒股票的,也有不炒股票的。在不炒股票的股评人当中,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专业靠股评为生,或者说靠做节目为生。像是一些平台的著名教授专家、还有一些财经这么一些大v都是不炒股票的,他们并不是以炒股票为生。他们的主要收入都来自于写作财经文章,或者进行股市评论。其中有一部分并不怎么谈论具体的股市行情,而是主要以谈论宏观经济或者政策制度之类的股评人士。这样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不炒股票的。这就像很多写武侠小说的人并不会武功。只不过他们喜欢写而巳,而且很多人以此为生。还有一种人是证券从业人员。我国的证券法规定,证券从业人员不许炒股票。因此他们也是不炒股了。他们也会经常进行一些股市评论。市场上股评人士的水平参差不齐。投资者最好要自己独立思考。听股评人士的分析,对自己的投资帮助非常有限。一般来说喜欢听股评的人往往都是韭菜,真正能够赚到钱的人是不听股评的。

股票被套是装死还是割肉?做出这两个选择之前,你必须要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你懂得选股吗?你懂得投资组合吗?如果你这些都不懂得,那么你就没有资格去谈选择装死还是割肉。因为你什么也不懂,根本就没有进入股市的资格。所想的问题都是非常业余的。你就是一颗大韭菜。如果你所持的股票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估值也不高,在这个时候股票被套,你当然要装死。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手中的股票是怎么样的基本面,更不清楚它未来会大概率如何发展。因此无法选择好是割肉还是装死不动。如果你所持有的股票,它的上市公司未来前景并不美妙,这个时候当然是割肉更好。但是你可能并不了解这家上市公司,无法分辨它的好坏。因此手中股票是装死还是割肉,很难明确的回答。必须要在一个前提下才能够做出正确选择——那就是你真的能够知道你的股票是好还是坏。但是我想能提出“股票被套是装死还是割肉?”这样的问题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缺少能分辨股票好坏的投资能力的。

所谓的简单技术,只不过是形式简单而已,但是它的内涵却并不简单。比如买入很多只蓝筹股票,做一个投资组合。然后就长期持有不动。但这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必须要选好股票,做好风险对冲。而且长期持有是违反人性的,绝大多数人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都是很痛苦的,拿住股票超过一年的人都很少见。所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在实际的投资实践是遇到很大的障碍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我上面这种办法相当于买入一只宽基指数基金,并长期持有。股市中如果想做到像宽基指数基金那样持有很多只股票是普通人很难做到的,这需要一定的资金量,所以在资金上对于大多数散户就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建议普通股民最好是买宽基指数基金长期持有。因为普通股民连最基本的炒股作投资组合的资金量都不够。90%的股民资金量小于10万元,70%的股民资金量只有三五万元。这么少的资金买股票,无法做好股票投资组合,还不如买基金风险更适合。

说实在的对于这句“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是什么意思。。。我这个有20多年炒股经验的人都有点蒙了。我脑中开始回顾历史上的做底过程,是否如这句话所言的样子。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这句话没有真正的投资指导意义。这句话是从形态上来判断底部,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底部是在当时的形态上是无法进行确定的,只有底部走出过后才能知道底部是否确立。因此在底部时期的反弹是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不是底部的。换句话说我们无法根据当时的反弹与否来确定当时是否是底部。虽然在历史上很多的下跌中的反弹都是中继反弹,都是下跌中继。但是我们不能用反弹来说明这里不是底部。我们更不能用不反弹来证明这里就是底部。这就是我说这句话,没有什么实际的指导投资意义的原因。进行底部确认,重要的不是形态,而是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当时的市场人气。如果市场已经上涨了两三年形成了头部。这时市场刚刚下跌了10%~20%,这时市场开始了反弹,很显然这种反弹大概不会是底部。因为这个时候很多股票涨幅巨大,获利盘众多,估值很高。如果市场已经大跌了三年五年没有什么行情,而且市场还有政策性利好,这时候的反弹就有可能会形成底部。因此反弹能否成为底部关键要看当时的市场环境,而不能只单纯的看形态。

我认为这种方法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追求高抛低吸。但是想达到这一目的是很难的,经常会画虎不成反类犬,造成抛出以后低价没有买回来,股票反而上涨。特别是真正的大牛股,一般是不给你低价买回的机会的,经常是抛出以后就没有低价买回的机会,然后眼睁睁看着它不断上涨翻倍。反而一些弱势股票,一些熊股确实是可以不断创出新低,但是如果你低价买回,一旦它继续创新低,那么你就会再次被套,这时就会很被动。所以我建议您朋友们不要用这种办法炒股票。如果你看好这支股票,那么即使下跌你也应当坚定持有,这样才能够不失去持有牛股的机会。即使友友们在高位没有抛出暂时被套,这也是应当值得。是我们为了获得牛股而付出的代价。股票就不能斤斤计较,如果我们总想着高抛低吸,那么我们早晚会失去赚大钱的机会。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认为人间正道是沧桑。炒股,摒弃投机取巧的心态,老老实实的持有好股票,是最好的投资态度。

这个问题我进行过认真的分析和计算,得出的结果是进行基金投资,最少要每月投资基金上万元,才可能在几十年后实现财富自由。对于绝大多数人由于收入有限,每月仅能定投基金几百元或几千元,很显然这是无法实现财富自由的。这是因为基金定投的收益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个是定投资金多少,一个是基金的每年年化收益率。对于绝大多数基金,他们的投资的年化收益率很难超过15%,一般都是在10%左右。我们以10%的年化收益进行计算,普通人如果每月定投2000元,那么30年以后的收益也不过是三四百万元。这样的收益很显然在三十年以后是无法实现财富自由的。因为三十年以后由于物价通胀,这几百万元的实际购买力可能仅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元。因此必须要有上万元的每月定投才可能会实现财富自由,而这对于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的。比如每月定投2万元,那么三十年后的总资产才可能达到三四千万元以上。普通人是基本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来做基金定投的。除非基金能够达到年化收益率20%以上。那样即使月定投一两千元,也能在三十年后实现财富自由,但是能够实现年化收益率20%以上的基金是凤毛麟角的,已经低到千分之几的比率。普通人如果能买到这样年化20%收益率以上的基金,那是多么一个幸运的事情啊。

基金从业人员是可以炒股票的。不能炒股票的仅仅是证券从业人员。很多人不了解什么叫证券,也就是不懂得什么叫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是指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是证券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做这种事情的叫做证券行业。而基金是另一个行业基金。基金和股票还有债券是分属于不同的行业。就是说如果你考取了基金从业人员证件,却没有通过证券从业考试。你是没有资格进入证券公司的,因为你缺少证券行业的最基本的资质。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却没有通过基金从业考试,你是没有资格进入基金行业的。因此证券从业人员买基金是不犯法的,基金从业人员买股票也是符合规定的。证券公司的人员经常由于多种原因会买很多基金。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你现在考取了基金从业资格证,这个并不能说明什么,即使你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你只要没有入职,也一样可以炒股票,因为炒股票只限制于正在从事证券工作的职业人员。

我头一次听说股票下跌以后,券商会逼着老总买股票。我怀疑你说的券商是不是指的是老总的夫人呢?否则,谁又能逼得动董事长呢?老总夫人有这么敬业吗?券商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都是公家资产,凭什么让老总来自掏腰包买股票呢?而且根据上市公司的内部法规或者证券法,也没有这一条规定说股票下跌必须要老总自己垫资买股票。所以我觉得这个提问挺奇葩的,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股票下跌这个事情当然对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是有影响的,因为有些管理层是持有股票的。但是这个影响往往是短期的。长期的影响是公司的业绩带来的,券商这类的股票往往在牛市中业绩很好,熊市时的业绩很差。这是一个规律,没有什么很奇怪的,所以在熊市时股票下跌,董事长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根本不是董事长自己所能决定的,董事长没有什么责任。在牛市中券商股大涨,也没见有人说要非得给董事长发奖金。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