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资深张经理
证券资深张经理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3年前

回答
6363
文章
0
关注者
0

因为股票基金也不能给予投资人保本,还不如自已碰碰运气。个人观点。

可以!但是,可以作这样安排。1,先用40万元找大银行理财,年收益4%,有1万6,月1500吃飯没有问题的。2,留2万元在卡上,以平时零用!3,还有58万元,投资股市,具体作法如下;一,心态先理顺,不贪心,有的人,买了一只股,涨了15%,还不卖,这是贪的主要表现之一。一般操作方法是,连涨三天就应该卖1半,巩固成果,其余再作T十0!二,坚持半仓操作,58万元,一般35万为股票,20多万为现金。象今年7月这波小行情,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90%的人涨了15%左右,亏了25%左右,最典型深物业(0OO011)从16元起,涨到31,8元左右,8月底开始跌,跌到16元左右,有30%的股,跌了30%左右!如果是有2O多万现金,在9月20左右接近抄底,作T十0,那就是王道3,学会作T十0,年赚15一一20%,很正常,58万元,若年收益率17%,约1O万元,那,你就成功了。过年化3万元,或者给家人鼓励之用,明年就65万元本钱了!祝福你成为中国特色的职业投资者!

这个问题太玄妙。中国股市的上证指数上六千点,其实并不遥远。但要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改造成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架构,这将会促进股市价格合理化,并把长期不分红的,或分红比例过低,导致股价长期横盘的企业从股指样本企业中拿出去。二是对做假账的上市公司进行十分严格的管理,坚决打击操纵股价行为,完善不良企业退市机制,及时把垃圾企业清除出市场。如果这样做了。两年之内突破六千没问题。

如果划算是指收益比较高,那一般情况下,购买银行理财收益率是超过三年定期的,特殊情况除外。目前市场上三年定期收益最高的只有20万起的大额存单,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4.18%。但是从长期看,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是高于4.18%的,从收益性看购买银行理财比定期划算。另一方面银行理财流动性也比较强,很多银行都有理财转让功能,在临时资金有需求的时候转让理财损失比较少,但大额存单提前支取损失就比较大。特殊情况是针对一些保守型客户,可能只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这种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比较低,平均也只有4.18%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购买大额存单是划算的,大额存单属于存款,安全性肯定高于保本理财。

基金的当天购买是分下午3点钟之前和3点钟之后的。例如:如果是今天3点之前购买成功,那基金净值就是今天基金收盘后的净值;如果是今天3点之后购买成功,那基金净值就是明天基金收盘后的净值,如果是双休日就顺延到周一。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周五要购买基金一定要3点之前操作成功,如果3点之后操作就等于购买了下周一的基金净值,而且确认得等到周二,那就很不划算了。所以,如果下午基金大跌,那买入一定要在下午3点之前购买才是正确的。

蚂蚁配售基金可以退出了,当时一共投了四只基,因为认可蚂蚁的股票才投的基金,现在即然是蚂蚁股票没有了,所以一定是会退出的。(退出时间是2020年12月22日前)因为基金是十八个月的定期,自我感觉时间有点长,如果有变数不好掌握,所以还是决定退出,我自己的想法而已。.

不说别的,就说券商吧,最好别整,心理战,形态理论战,K线理论等等理论技巧都已经玩到极致,全是反身性理论,反向指标,一旦买入,盈利很困难。举个例子,当阳线突破时你买进没毛病吧,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跌啊跌,跌啊跌,一直跌到彻底破位,然后,你不得不卖出,可是你刚一卖出,突然一根大阳线,把先前连续几天的跌幅瞬间拉了回来,如果你再次买入,它继续回撤,不买入,它反而上涨了,可是也不好好涨,阴一天,阳一天,这怎么玩!相比来说,芯片,5G会有更多后续可以挖掘的机会,毕竟这属于持续性利好,过去有过,现在有过,将来可能还会有。如果持续关注,就能发掘到一些可以获利的操作机会。其实有时持续关注很重要。毕竟有些板块,有些个股,一年到头,也就那么两三次真正买入可以获利的机会,真可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医药医疗基金当然还能入手,因为基金的特性是它重仓的是股票,做基金的老手都知道,基金经理才是基金的灵魂,所以选择医药基金,不在于它的位置有多高,而是应该选择一个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当然如果大盘6000点了,我还叫你买基金,肯定是不对的,但是眼下才3000多点,布局还是来的及的。选择医药基金应该是避开那些大涨过的基金,当然现在因为它们的大幅杀跌,其实也是可以再次入手了。因为基金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此刻你看着好像很高,但是经过若干年,你再回望此刻,会发现,原来那只不过是山脚。我刚刚说到选基金侧重于选基金经理,因为一位善于择时,善于顾全大局的经理,肯定是比你我小散更具有投资经验,更加有战略眼光。所以投资基金,首要的是寻找好的基金经理。其次才是什么行业的基金。而医疗基金是大家所熟悉的,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刻也不能或缺的基本物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老,都会生病,这样,当我们投资的时候,选择我们常用的东西,肯定是非常合适的。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人们也都更加注重健康,也因为年纪的原因,也会更加依赖医药和医疗。所以它是和我们的食品一样是不可或缺的,这样也就有了长足布局的理由。同理,既然它值得布局,那么任何时候投资都不算晚。尤其是如果你选择定投的话,无论是月定投,还是周定投,它都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把眼下的高度抹平。所以我建议朋友,如果看好医药医疗基金,从现在是可以入手了,只是初期不应投资太多,而是应该慢慢的定投,这样才能分散投资的风险,从而带来远期的收益和回报。

你做的对。1、基金的大好形势已经持续1年多了,说实话,快到回调的时候了。2、已经到年底了,用钱的人很多,股市里面有很多一部分钱都会被抽走(以往经验),而基金跟股市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年底很危险。

我先说说基金分哪几类吧!常见的分类是按照基金主要投什么来分的,可以分为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货币基金等。货币基金很常见啦,最早最出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余额宝,投的都是现金类产品,所以这类基金风险极低,收益也较少,一般被用来做储蓄工具;债券基金,一听就是投债券的,不过当然也可以投别的,不过按照规定,基金资产80%以上必须投债券才行。由于投资债券定期都有利息回报,而且到期还承诺还本付息,因此债券基金的收益较为稳定,略大于货币基金。然后是混合基金,它属于比较灵活的基金,可以投资股票也可以投资债券,没什么比例限制,但是股票基金就不一样了,它也只能把80%以上的资产放到股票里,有了这个下限,它的波动是几类中最大的。有人会问了,波动率和风险是什么关系呢?波动率大风险就大吗?我们都知道,收益率指的就是你在基金身上赚到的钱和你投入的本金的比值,那么相应的,波动率指的就是收益率的变化程度,有些基可以长年维持4-5%的年化收益率,但有些基就可能今年亏20%,明年赚50%,你说,哪个风险更大呢?但是有付出就有回报,承担的波动率大,说明他最高可以达到的收益率也大,波动率小,说明基金最高的收益率和最低的收益率离的很近,平均收益率也不会很高。

如果按照这两天的变动情况,估计在3500点左右就会变盘。原因就在于,牛市绝对不可能是这样变化的。这样的变化,绝对是风险大于收益的。虽然说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上涨的需求和冲动斗很强烈。但是,上涨的元素并不齐备。更多情况下,上涨是与情绪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某种情绪的作用下掀起来的。因此,涨的有点莫名其妙,也有点突如其来。所以,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做好准备。而机构投资者们则借机利用杠杆资金,把人气炒旺。带散户们跟随到高点时,他们撤退,留下散户在高处守望。只是,守望没有相助,机构投资者已经溜了。而这次的溜,决不会很高,就在3500点左右

我是2007年开始接触买基金的,当时在网上看了很多基金定投加复利的理念,说每个月定投几百块钱,20年后有几十万等等,于是开始了定投,每个月定投700块钱,刚开始因为市场好,很快就开始赚钱了,每天看着有个几十到一百的收益很开兴,不过很快就遭遇了08年的股灾,基金最惨的时候腰斩还多,不过我还没赎回,坚持在定投,包括08年我买房子,我还借了钱,我也没赎回,但是也没钱继续定投了,希望能回本,直到09年我开店想用钱,一看账户还亏着30%左右,一怒之下赎回了所有基金,心里大骂什么狗屁基金定投人生自由,老子定投了三年还亏了这么多,就再也没理过基金了,19年的时候又开始了第二次的基金定投,这次对基金的认知提高了不少,其实最好的时机是18年进来就好了,没办法,当时还是对基金抱有成见,19年到现在收益也接近40%了,现在还在不断的优化策略中,我的收益不算特别高,是因为我回撤控制的还不错,在最高回撤不高于10%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收益我个人还是挺满足的。

配置基金,三到五个就够了,如果你资金足够,配置十个也行。因为过于分散了之后也是不好的。可以配置热门板块,但是热门的现在要承受回调的苦,当然了,你拉长时间以十年二十年为期,现在都可以看低位的。我是这样配置的,热门基金一只或者是某行业精选,低估值一只,沪深300一只,沪深500一只,上证50一只,或者是创业板指一只,这样基本上就配齐了。如果资金许可,行业基金可以选消费类,也就是大消费,或者是消费电子板块。以及科技板块,比如科技基金,5G通信基金,信息互联网,这里面选一只就可以了。行业类基金,一定要有一个医药行业的,或者是医疗器械,或者是大健康,或者是医药制品类的,比如创新药,抗癌药类等等,可以在具体的细分医疗类找一只,因为医疗行业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还有养老产业也是值得投资的,虽然我们都还年轻,但是我们都会老,无论在什么时代,养老问题都是值得关注的,也是成长行业。其次,做股票基金,一定要关注金融板块,如银行证券保险,这金融三剑客是值得关注的,当然了也有很多朋友认为这些板块涨幅不行,总之,凭各人爱好了。最后要说一句,不要做太过偏冷的行业,因为资本只会追逐热钱,而不是在角落里捡钱的。

很多人都误把基金当作炒股了,在基金当中频繁的申购和赎回对本金的消耗极大,在购买基金时稍微留心一点就能发现,赎回的费用根据你持有基金的时间大有不同,持有的时间越长,申购费用越低。对于短期持有的人,赎回费用接近于一个惩罚金!所以规则决定了,基金本就不是一个能频繁操作的理财工具。而且很多总认为自己能抄底逃顶的人,大多时候都成为了标准的韭菜,连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这样的投资大师都是败在抄底上,所以择时操作对小白来说根本不可取。正如如楼主所说的,很多人看似是在低买高卖的套利,实则是因小失大,弄丢了筹码,失去了上车的机会!这也就是基金定投存在的原因:通过长期定期定额的投资资金,机械式的把市场波动和择时分线熨烫平缓。对于投资新手来说,这样是摊平头寸的最好办法!

基金投资的方式,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认真认识基金知识,可能要吃大亏。投资基金,并非在一只基金中投资10万元就是合理,也并非10万元分开投资10只基金就好,重要的是依据自身的条件,以及真正的了解自身需求,还要分析投资基金的情况。1、了解基金。根据不同的标准,基金被划分为了不同的种类,依据基金单位是否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依据基金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依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期货基金等。当然,不同类型的基金,也有不同的投资方式,这里就要看题主的配置需求了,或者说主要投资于哪类基金。通常,大家聊基金的时候,所指股票型基金,也就是专门投资股票的基金。如果只有股票型基金的投资需求,主要研究股票型基金就好。如果有其他基金的配置需求,就要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基金了。2、基金是10万元投资一只好,还是投资10只好?股票型基金的种类也很多,并且不同的股票基金实际投资股票市场的比例或大或小也有不同,不仅如此,投资的股票也是大不相同。所以,在投资之前,最重要的不是投资多少只基金,而是要弄清楚投资基金的情况。还有,要依据自身的条件规划,到底是一次性投资还是定投的方式执行,不同的方案,承担的风险不同,成功率也是不同。就拿指数型基金来说,沪深300基金与上证50基金,看上去是两家不同的基金,但实则其中投资股票有相同之处,沪深300指数型基金所选择的是沪深两市流动性最好的300家上市公司,上证50指数型基金则是选择沪市流动性最好的50家上市公司。而沪深300投资的公司中就包括了上证50的全部公司或者部分公司,相反,上证50指数型基金投资的公司也会有沪深300的成分股。两者的成分股是穿插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思考其中的重复投资的情况了。所以,基金是10万元投资一只好,还是投资10只好,最重要的是考量基金的情况以及自身的情况。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