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资深张经理
证券资深张经理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3年前

回答
6363
文章
0
关注者
0

放量跌停,说明机构开始出货了。出货原因:1、这个价位靠分红收益比银行活期储蓄利息还差,已经没有投资价值。2、机构不敢继续抱团做多,一定是得到了权威警告。3、大概率的将升升跌跌,升少跌多,一路走低,回归价值

茅台有人减持就有人增持。比如瑞银基金减持1%,工银基金增持1%,又能代表什么呢?每天主力成交占比只要不是主力大幅度减持散户大幅度增持就不用怕

我肯定的告诉你格力地产的出路在转型,进军其他行情才是格力地产未来的唯一出路。为什么格力地产的出路在“转型”呢?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地产时代已经告一段落了,未来我国是以科技为主,科技是发展的重心,地产会慢慢地被超大资金边缘化的。最乐观的推测,即即使格力地产专注投资地产,而地产头部企业非常多,比如万科、恒大、碧桂园、宝能、保利等等,这些都是头部地产企业,格力地产的发展空间受限。要知道当前社会企业与企业都是“大吃小,小吃了”的模式,大的企业收购中小企业,要么中小企业就被淘汰倒闭了,这就是当前企业与企业发展模式。所以按此进行推断,格力地产的出路就是转型,跟政策转型是最好的出路,比如格力地产想进军免税,进军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现代金融等产业格局等等转型。格力地产近几年转型道路障碍多,最终大部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始终坚信格力地产一定不会放弃转型的,一定还会谋出路的。最后可以肯定一点,格力地产未来的出路一定在转型,转型进入其他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才是最好的出路。

基金涨多少点卖好,根据个人资金多少来决定。基金涨跌与大盘走势有关,大盘涨跌无法预测的,但根据其规律,大致判断还是可以的。比如涨了几天后,肯定会回调下跌,甚至断涯式跳水。所以,涨几天后有个十点左右,就卖出,等回调后再买入(短线)。当大盘下跌,或断涯式跳水,很多基金下跌厉害,或连续下跌几天。这时就加仓,补仓,等待上涨,长期定投。有二十点,三十点就卖出。短线操作,快进快出。长线操作,止盈后再买入。

新手做基金定投首先要看拿什么样的资金做定投。如果是像我刚刚开始是用工资定投的话,那么每个月的定投的金额比例最好不要超过工资的30%,一开始金额尽量不要太大。基金定投不是一时兴起就投的一定是坚持长期的投入。不要因为市场的涨跌而去中断定投。如果是手上有一定的闲钱,那么可以先建立一个底仓。而现在这个时机是比较适合定投的,最近很多优秀的基金都调整了。建立了底仓就可以选择周或是月来定投。新手定投最好选择月底。不建议日投。基金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尽量选择混合型基金。不要选择排行榜上涨幅过大的基金。尽量选择大的基金公司的基金。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才能让我们在定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今年一定要把收益预期降低,不要一开始想着赚多少钱,像我定投因为是在最高位置6000点开始,所以我后面亏损了三年。但是一直坚持定投,最后也是收获满满。市场常有波动,基金亏损是很正常的事情,发生亏损时,要用一颗正常心来对待。基金定投是比较适合新手理财的。相比一次性投入,基金定投具备“逢低加码,逢高减磅”的机制,能有效降低平均成本,分散投资风险。新手开始基金定投,最好是做个简单的台账,大概记录一下每个时期基金买入的份额和净值。像我基金定投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有台账。这个只是建议。仅供参考。

1、越跌越要定投。每一次下跌都是捡便宜的时机,定投可以降低成本,平滑风险。不要太着急加仓,当亏损10%,可以加总资金量的10%。亏损20%,就加20%。慢慢加,慢慢补。永远要留有子弹,现金为王。遇到一次跌多的,就可以多补一点。2、基金止盈不止损。不要亏损的时候想着割肉,拉长时间战线来看,基金投资的风险小。当然不排除那些基金业绩差的和高点入场的。所以投资之前要谨慎,选对基最重要。按照投资策略和计划来,千万不要因为下跌慌了,而盲目操作。最后说一下我的情况,到19年基金回本,20年,收益50%以上。现在回头来看,当时不敢补仓,错过了机会。这也告诫我要好好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我基金最长持有13年。长期持有,并不是长期一直持有。就像我表里几个基金,有持有3年就翻倍止盈了,有的持有五年才止盈。这个持有时间还是根据当时的情形来决定。没有固定的答案,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根据你选择的基金板块来判断。我这些基金都是稳健点必须长期持有三年以上才能看到价值。有的基金很可能你持有一年就有很好的表现,但是时间长未必是好事。因为有的基金可能基金经理的风格不适合市场了,长期持有可能没有任何收获。所以基金持有的时间,还是取决于你选择的什么板块基金,还有当时情况。我个人觉得基金持有时间最短一年以上。去年行情的火爆让很多人把基金当成股票操作了,频繁的操作。在去年基金大年里,这样操作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可能每年都和去年一样。所以今年基金一定是长期持有,以年为周期。

基金应该怎么买?每个人的思路不同,一次性买入是属于抄底的性质,赌性较大,赌对了赚钱多,赌错了亏钱多,市场的底永远是抄不到的。采取在相对低估值区域,分期介入,定投是最适合的方式。区间定投基金实践。个人采取3400点以下分次手动定投的方法,选择了被动性宽指数基金、行业指数基金和可转债指数基金三大类型八个品种,首先买入一定的底仓金额,当定投基金底仓处于亏损状态,遇到当日指数大跌时,主动追加补仓降成本,通过多次手动定投,3400点以下完成了基金定投建仓任务。主动转换整合持有基金。随着指数的不断上涨,手上的基金差异化明显,3400至3600点区间,对手上的八只基金进行了合理的转换,整合成了四只基金。分别是被动性宽指数基金沪深300,主动性股票绩优基金与蓝筹混合基金、可转债基金。基金盈利守好持有不动,如果指数大跌出现基金亏损,则继续手动加仓降成本,牛市回调必须要忍受20%左右的市值回撒,中长期持有等风来必有厚报。

投资基金止盈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还是赞成止盈的。一、基金投资的逻辑基金投资与股票投资是我们参与股票市场的两个主要途径,有人喜欢投资股票,觉得这样才显得高大上,看不上投资基金,觉得投资基金的人没本事,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喝点汤,那为什么还是有人投资基金而不是股票呢?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基金门槛更低相对于股票投资来讲,投资基金门槛更低,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资金门槛低,100元起投、开户比股市开户容易的多;二是对理论知识要求比较低,有基本的经济只是就够了,不用对每个股票都精细研究,甚至不掌握几个股市理论都觉得自己没脸再股票市场混,而投资基金只要认准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就可以了。2、投资基金风险更小基金投资的根本原理是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不幻想追求第一,这还是比较可行的。相对于股票来讲,基金的波动小得多,基金的回撤率相对股票的大幅震荡来讲要温柔的多,比较适合我们投资经验不够丰富的小白,因为我们担心没把握能选到好的基金,万一选错了基金带来的损失要远低于选错股票的损失,因为选错股票连价值归零都是可能的,而基金一般不会这么吓人。3、投资基金回报也很丰厚基金因为有专业人员的打理,虽然收益不能与选中大牛股的股票交易相提并论,但每年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回报还是可以预期的,虽然并不高,但相对于七亏二平一盈的股票投资来讲,在基金投资上赚钱的投资者要远多于在股票上赚钱的投资者,这个结果还是让人比较踏实的。

想要收益最大化,同时意味着风险也将是最大化,收益和风险永远是呈成比的,希望你在运用我说的方法之前,能清楚的了解这一点有两种方法供参考:1.去市场上找最近涨的最好的基金,果断的一次性投进去,假如该基金继续快速上涨,你的收益也将会跟随快速上涨。比如最近涨幅巨大的白酒指数基金,假如在一个月前1万块一把梭哈,近一个月的收益将达到1500元,有很多人可能今年玩了一年的基金都没赚到这么多,而由于你愿意承受巨大风险,一个月就赚到这些了,当然如果不巧买在了山顶,也许一个月下来损失的不止1500。2.选择近期跌幅较大的基金,比如券商类或科技类基金,去搏短期反弹,这两个板块的基金特点就是会突然爆涨爆跌,比如下图这张券商基金的走势图,今年只要抓到7月份的那一波涨幅,今年都可以休息了,短短几天时间涨幅超20%,当然这个方法操作起来比第一种难度更高,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突然起跳,甚至要忍爱长时间不赚钱甚至亏钱的糟心经历。以上两种都可谓是比较极端的方法,不建议大家这样操作,投资要用平常心去对待,不该盲目去追求高收益,往往凭运气赚来的钱,也会凭实力亏回去。此文仅供参考,不做投资建议。展开全部32赞踩2评论分享举报Zs从头再来财经领域创作者09-1818:41关注投资理财一般都是用我们的闲钱,基金理财也是一样的。故首先你要确认一下你这一万是闲钱,最低要半年或一年不用,确定完后就开始研究基金,根据自己期望的收益去选择合适的基金。一般来说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比较稳定,几乎无风险,但就是收益率低,不过也比存银行好哈!混合型基金收益和风险具中吧,股票型和指数型基金风险大,同时收益也相当高,可以依据这些基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投资组合。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拿30%的资金去买期限短的定期理财或债券型基金,把余下的放余额宝,并选择一两个比较优秀的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基金进行定投。这样不但余额宝的钱有收益,还能定投分摊投资基金的成本,使收益最大化!

所谓的定投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内投入固定的金额,购买一个或是几个基金。基金定投由于是分很多次投入每年的时间成本都不样,所以十年十倍的收益应该是不大可能。我2007年开始定投基金这期间经历两个牛熊,我从开始的两个基金定投到现在6个定投。很多人问我这13年总共赚了多少钱。我只能说定投13年的2个基金是3倍的成绩。很多人瞧不上这个成绩。那是他们不了解基金定投。因为我开始定投的时间是从大盘6000点开始,所以定投了几年都亏损了。可能这个会影响到总成绩。但是我在熊市里面不是固定额度投,采用的是平时的几倍投入,所以平均下来最后成绩也还算不差。2014年我定投了刘彦春的一个基金,目前6年2倍的成绩。这个是我现在最好的收益。后面我也在寻找更好的基金,定投或是一次性投入,看看下个十年能有多少成绩。

客观地说,比较好的基金经理确实不少。比如,富国的朱少醒、李元博,景顺长城的刘彦春,兴全的董承非、谢治宇、乔迁,汇添富的胡昕伟,广发的傅友兴、刘格菘,易方达的张坤……等等。这就不免要说到基民挑基金的问题了。许多基民尝试着买了某只或几只基金后,就喜欢天天比较,看哪只跑得快,于是就认为是最好的。应该说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谁不想赚快点、赚多点呢?俺的看法是,挑基金要注意以下几点:1,基金经理最重要,说俗了投基就是投人(基金经理)。好的基金经理会令你买着踏实,拿着放心。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公司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基金经理不停地换来换去,这就不好了;今年还有个很不好的现象,但凡有点名气的基金经理都拉出来新发基金,引发基民爆抢,结果一个人管了七、八只,资金规模达八百上千亿,俺倒是觉得这是基金公司不负责任、基金经理自毁长城的行为,很不可取。2,得看基金公司的品质。实力强的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决策机制、投研体系等等都较完善,内斗也较少,大家齐心做业务,投资自然也就越做越好。3,得看基金风格是否与你的性格匹配。若是相对保守有耐心,就买不显山不露水的混合型或灵活配置型,长期闷声发大财是也,如董承非的兴全趋势;若相对激进耐心略逊的,就买激进型火爆的股票型基金,如刘格菘的那几只。要注意的是,不能天天去比,因为现在市场结构分化越来越厉害,板块轮动较快,跑得快的,是因为轮到了,暂时时滞后的可能过几天轮到,卖短期涨得慢的去追涨得快点的,似乎并不明智。啰嗦了,先就说这些吧,仅供参考。

1、2020上车的基民大部分都赚了,无外乎这几个板块:白酒、医疗、新能源、军工。2、2021很多人都认为基金还会一直涨,觉得牛市要来了。但很多人却忽略目前基金所处的高位,也忘记了有涨必有跌的规律。其实大盘已经开始回调了,这几天很明显了。3、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上车,那么我建议你先观察一阵,等到这波回调结束后再进入,这样比较稳妥。

指数型基金,可以长期持有。不过,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是可以优化的,或能更好的降低自身投资的风险。怎么讲?所谓的指数型基金,是指特定指数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目标的基金,常见对标的指数有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上证50指数等。也就是说,投资者投资指数型基金,其实是投资了一揽子成分股,投资了一个特定组合。而特定指数的成分股,并不是随机挑选的,比如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是沪深两市流通性最好的300家上市公司,上证50指数是沪市流通性最好的50家上市公司,并且之后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更新。这样类型的指数,是具备成长性的,只要成分股具备不错的综合成长性,那么指数就能很有力的上涨。为什么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这些年能一直不停的上涨呢?重要的原因是其成分股有着综合不错的上涨性。既然优势明显,又有着自我更新能力,自然指数型基金是可以长期持有的。不过,要在此基础上优化,或能更好的降低投资风险。比如A股市场,沪深300指数是两市流动性最好的300家公司,但权重占比还是以大金融为主,是有着不协调的情况的。如果再搭配一些其他指数型基金,效果或要更合适一些,更具备成长性一些。这就要从各指数型基金中查看细分的成分股了。还有,投资的方式如果是一直持有,如果投资的点位在底部还可以。但要是在顶部,在之后的持有过程中就十分难受了。所以,方式上可以选择定投,不管在顶部、低部,最终都是趋近于一个平均的价格,投资也会更加稳妥一些。

2007年我就是从500开始的。基金定投不在乎开始金额多少,而在于多少金额你能坚持下去。如果一开始目标太高,反而很难坚持下去。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