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资深张经理
证券资深张经理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3年前

回答
6363
文章
0
关注者
0

股票连拉三个涨停板,能不能追进去要考虑不少因素。并且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最终追进去能否赚钱是一个概率性的事情。任何人都没有把握。一般来说,如果前面连拉三涨停是属于无量涨停,这种涨停封的比较坚决,那么追进去能赚钱的概率就大一些,如果前三个涨停板是放巨量涨停,那么再追,这个风险就比较大了,成功概率就小一些。其次,这和板块热点还有关系,如果当时你所跟踪的这支股票是行情的热点,并且是龙头股,那么追进去最终能够赚钱的概率较大。如果它不是龙头股,那么概率就会小一些。第三要看大盘情况,如果当时大盘走势很稳定,最近几天一直是高开高走,大盘没有发生突然的下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追入这种股票,最终能赚钱的概率较大,如果大盘突然变差,或这一天大盘震荡起伏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少大盘的配合,这种连拉三涨停的股票,就要注意了,风险可能会大一点。还有从中期看,如果行情已经上涨了一两年,有可能处于行情头部时,这时连拉三涨停板就不适合再追入。所以连拉三个涨停板的股票能否追入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这支股票确实有重大的利好支撑,或者说有长期的实质性利好支撑,那么连拉三涨停是可以试探着追入的。但是无论一只股票连拉三涨停板有多少有利因素,在短期来看都不能保证买入以后一定赚钱。因为世上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判断短线行情走势的固定的定律。对待这种买入方法,在买入之前就要做好资金管理,只能轻仓买入或者只能用一少部分资金买入,并且要做好买入后下跌的止损工作。实际上对于这种连拉涨停的走势,我是不建议大家追入的。因为短期走势充满不确定性,被市场上各种因素所影响,是无法真正的能够预测到未来的变化的。我们把视野放大一点,去关注这支股票的基本面的情况,从长远着眼,就能够更好的决定是买入还是不买入。做价值投资去分析10年以后的上市公司前景,这样去投资才会更有把握,才会有更大的胜率。

连续涨停的股票想看出货很容易。因为涨停分为无量涨停和放量涨停。一只股票如果天天无量涨停是无法出货的。只有放量涨停才可能有出货机会,所以在无量涨停的情况下当然是无需关注,主力是否有出货机会。当放量涨停出现以后,我们要开始关注了,这个换手率是否够够主力机构出货。一般来说换手率达到3%以上就足够组织机构开始派发出货了。即便是涨停板,这样的换手率也够了。特别是那种,虽然当天是涨停板,但是换手率达到了百分之10,甚至百分之二三十以上这样的涨停板,明显就有出货嫌疑。主力机构由于持仓巨大。它在抛售时肯定会引起股价大幅震荡。表现为盘中打开涨停,然后再封上,然后再打涨停,甚至涨停只能尾盘封住。也就是那些涨停不断被打开,又不断封住的股票,更有出货嫌疑。等到出货的后期股票价格就已经不能拉回涨停了,每天能收出大阳线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往后由于主力手中的仓位越来越低,就不太注意护盘。在K线上就会出现,长上影线或长下影线,甚至最后会出现中大阴线了。这时往往就是一个出货的尾声阶段,这是一个最后的散户逃跑机会。所以对于涨停个股有三点来分析主力是否出货,这三点如果都具备,那么主力出的概率就非常大了。1盘中放出巨量换手。这是出货的必须条件。2盘中出现放量震荡。这是主力已经无暇进行护盘的表现。3在人气旺盛的环境下,却迟迟难以实现向上突破。只要有三天以上满足这三点,就基本可以确定主力机构在出货,作为散户就可以分批卖出股票了。

所谓的资金连续5日净买入,这个指标没有什么实际的投资意义。这个连续5日净买入相当于武术中的套路,看着很好看,实际上根本不中用,一个真正做投资的人是不会看这种指标的。因为这种所谓的连续5日净买入,就是按照一个机械原则进行统计这个数据,会有很大的误差,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即使这个连续5日净买入的数据完全正确,但是也不能说明未来股市就一定会向好,或者一定向坏,因为股市的行情走势是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绝不是当前几天有资金净流入,未来股市就一定会变好这么简单。与其关注这种花拳绣腿式的连续5日净买入,不如多研究一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多看一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比对各公司之间的经营盈利模式的差异,去多展望下行业的发展前景,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投资模式。

炒股从70万亏到20万并不难,但是想翻本就困难了。因为这需要自己手中股票上涨三倍多才可能回本。但是即使未来有机会手中股票回本,那么又如何呢?除非你能够退出股市,从此不再炒股。否则如果你继续炒下去,那么就有下一次的类似事情发生,然后你就会不断的处于一个被套、解套、被套、解套-----的一个过程中,最终就会因为股票被退市而彻底解套无望。炒股票亏损没什么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亏损以后不喜欢进行总结经验教训,一而再,再而三的亏损,如果自己对炒股票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兴趣,只是跟着大家炒一炒而已,那么我劝你最好在股票回本以后永远离开股市。因为这里并不适合于你。我同学的父亲当年就是投了10万元买股票,结果股票由14元跌到3元。他持有了这支股票10年才回本,然后卖出以后就永远再也不踏入股市。这样也好。至少他吸取了教训。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当下来说,最重要的是看一下自己买的股票是因为什么原因亏到这个程度的。是因为频繁操作?还是因为所选的股票基本面出现了重大问题?如果是因为频繁操作,那么就改掉这种坏习惯,买入股票以后坚定持有不动就可以了,大概持有个几年如果遇到牛市还是很有机会回本的。如果是因为自己所买的股票基本面出现了重大问题,那么就要考虑换一只白马蓝筹股进行投资。然后就坚定地持有白马股坚定5年10年不动。最终还是很有可能会回本的。有的人可能会告诉你要继续投入资金,甚至融入资金买股票,这样更容易回本。但是我认为这样风险更大,在你的投资能力没有明显提高之前,这样操作只能够使自己的风险更大。比如刚才我说你需要买一只白马蓝筹股进行长期投资,但是有可能作为普通的人的你,不知道什么股票是白马蓝筹股。更看不懂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你急需的实际不是选股,而是要学习投资知识。当你的投资能力上来以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样的股票可以做长期投资,这样你才会有选股能力,才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回到自己的起跑线上。如果你不想学习投资知识又想回本,那么建议你去买一只ETF指数基金,然后长期持有10年20年不动即可。这种方式也能够翻本。

近日市场上有不少关于t+0制度的讨论。人们认为在不久股市很有可能会恢复t+0的交易制度。那么就有一个问题来了,t+0交易制度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呢?我在1996年进入股市。那时已经是t+1交易制度了。但是在那个时期有一种交易产品是t+0的,它就是权证。我通过投资权证也体会到T+0交易制度的好处和缺点。T+0的交易制度的优点是在当天可以无数次的买卖。比如你有100股股票。你那可以做出1000股的交易量。你可以今天把这100股不断地卖出买入---买入卖出,频繁的进行交易。因为T+0交易制度,在当天买入以后是允许马上卖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t+0交易制度,可以更有效的回避短线交易的风险,可以在发现交易做错时,及时止损卖出。避免了当前T十1交易制度下,当天买入,无法当天卖出,眼看着自己的股票在眼前不断下跌,当天却无力止损的这种尴尬局面。由于t+0交易制度可以使人们当天随时买进卖出,使市场的流动性更加充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股票市场的价值。并且t+0制度有利于与金融衍生产品比如期货期权的同步交易。有利于对冲金融风险。T+0的交易制度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我国当初停止了t+0交易推行t+1就是因为发现t+0交易制度下人们更加热衷于投机炒作。股市更容易暴涨暴跌,而且一些投机力量频繁进行违法投机。其操盘手法非常隐秘,难以查处管理。对于广大股民来说,由于频繁的交易,增加了自己的交易成本。频繁交易会使自己每年为证券公司贡献了大量的交易佣金,却使自己的资金越炒越少。也就是说t+0交易制度本身并不能够使人们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这是因为短线炒作的不确定性更高,虽然可以当天及时卖出,但这点方便和灵活性并不有助于长期的投资收益增长。短线交易越频繁,人们的交易成本越高,而且越容易亏损。如果我国股市未来恢复t+0交易制度。股民朋友应当回归本心,不要被t+0所迷惑去频繁的交易。应当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取向去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而不要去炒热点,炒概念,这样下去最终是赚不到钱的,只会浪费大量的手续费。

当股市行情不好时,基金的走势一般都会较为低迷。只有个别的基金会逆势上行。这时的基金应当如何操作呢?实际上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买?另一个是买什么?第一怎么买行情不好,正是我们买入基金的一个大好时候。这个时候是基金的一个良好的买入点。因为行情不好,基金净值一般都处于一个低位。在这个时候买入,就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基金。特别是从长远看,基金一定是会上涨的,在低点买入,可以较低成本做价值投资。以etf指数基金为例,这种指数基金跟踪大盘指数走势,当前大盘指数走势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但是我们知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指数未来一定会不断创出新高未来指数1万点不是梦,那么我们现在在2800点买入etf指数基金,未来涨到1万点时抛出,就在原理上是非常可行的,这就是一个长期的基金投资过程。所以现在我们就应当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每月不断买入一定量的基金,坚定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最终就可以获得长期的丰厚的投资回报。有不少人认为买基金可以做T打差价,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投资观念。且不说打波段做差价,长期看这是不可能赚到钱的。因为股市的波动在短期是随机的。基金的净值走势短期的波动也是没有规律的。做基金的波段和差价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的人最终会错过基金的上涨的主升行情,就是在捡芝麻丢西瓜。做基金投资就不要做短线,做长期基金投资才是正道。因为长期投资基金成功的概率无限大。做投资为什么不去做概率大的事情,而要做小概率的事情去冒险呢?第二买什么?当前市场上有很多基金品种,像刚才说到指数Etf基金。这种基金是严密跟踪大盘指数。如果我们想求得一个安全稳定的收益。那么我们完全就可以买etf指数基金。从长期看这种指数基金是最安全的,因为买ETF基金实际上就是在买国运。国家经济发展的背景下,etf基金就会走势不断向上。如果我们的投资更加积极主动些,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未来有长期发展愿景的行业基金,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这类的未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这样的基金未来业绩增长速度将会很快。能够给基金投资者带来长期的丰厚回报。

从宏观来说,基金的涨跌跟社会经济面有关系。从微观来看基金的涨跌,跟投资的金融品种密切相关。基金是一种金融产品,它的长期走势受经济的影响不断的波动。比如世界经济低迷,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类基金产品就会不断走高。世界经济上升,那么股票型的基金就会不断创出新高。基金一般都是针对一类产品创造的。货币基金主要是用来做同行业拆借、银行存款等低风险的金融活动。当银行利率走低时,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肯定会不断向下的。最近我们发现货币基金的收益就远不如一二年前。这就是因为当前实质的存款利率在下降。债券基金,主要受债券这种金融产品的影响,当债券的收益下降时,债券基金的收益也会下降。股票型基金一般受自己所投资的股票行情影响,比如房地产基金受房地产这个行业板块的股票上涨和下跌影响。还有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是完全被动复制大盘指数或行业指数。所以它们受行业的指数,还有大盘的指数上涨和下跌的影响,当大盘走势良好创出牛市新高时,指数型基金一般都是会创出新高,如果行业指数走势低迷,那么行业指数基金也很难走好。还有一些是投资于能源类的基金产品,它们的走势与所投资的能源品种走势密切相关,比如原油类基金产品,原油上涨,原油类基金产品大多就会上涨。所以我们投资基金就要密切关注基金所投资的金融产品的走势这些金融产品受市场上的各种利好和利空消息影响。经常不断地震荡不动,平时是一种随机波动状态。因此基金的短期走势也是很难判断的。做基金投资就要从长期着眼,以战略眼光进行基金投资。不要去关注基金的短期波动。比如,未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医药医疗类行业必将会受人口老龄化影响,人们为自己的健康的消费必然会越来越高。因此医药行业是未来的一个风口中的行业,投资于医药行业的医药医疗基金,在未来必将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收益。只要我们从战略方向认识到这个问题,就完全可以无视行情的短期波动,去投资未来前景远大的一些行业基金,例如医疗、5G、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的相关基金产品。坚定做长期投资,耐心等待行业的成长。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思考一下,大盘为什么会跌到现在的位置。大盘现在是2800点左右。A股市场在近两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3000点附近震荡。多次上涨到3000点以上就跌下来。最近一次,这个下跌也是从3000点开始下跌的。但是最近一次下的原因是因为疫情造成的影响。后来我国很快地克制住了疫情,但是国际这个疫情又蔓延开来,依然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强经济的恢复,全力复工。我国的经济正在恢复当中。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经济不可能不受国外经济的影响,由于疫情的原因整个国际经济都受到了很大影响。预计最早也在今年秋天以后,世界经济才能够企稳反弹。这是由于疫苗决定的,因为疫苗最早也要在今年的年末才能够出来。炒股票就是炒预期,人们会预期年末的疫苗量产对控制疫情的重大作用,所以在今年秋天或者年末就有可能在股市行情上提前作出反应。股市在今年秋冬天就会大幅上涨,甚至会突破3000点,创出3200点的近年新高。这是因为在疫情之之下,世界各国都出台了很多刺激经济的政策,比如我国出台了数万亿基建的大力发展政策。对汽车等行业又出台了扶持政策。又针对中小银行实行定向降准,这些都是为了盘活经济。这种对经济的大力刺激。必然会促进经济发展。当疫情控制后,经济数据很可能会再创一个新高。股市就是炒预期,股市会提前预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股市在年末创出3200点以上的新高是有很大概率产生的。退一步讲,在今年即使没有涨到3200点又能如何?作为投资者应当少关注指数的涨跌,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好公司上面来。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去选择那些业绩稳定增长,竞争实力强劲,能够穿越牛熊的好公司。这样的投资无需考虑大盘今年能否上到3200点。因为股票的走势是受其核心业绩影响的,只要他经营业绩良好,就能够逆大势上行,就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收益。5G、新能源,生物医药这些行业中的优秀公司未来必是行情上涨的热点。

实际上股票是不是跌到底了,要看当时的环境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如果市场环境依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股票大概率就会跌到底了,如果市场环境又发生变化,那么股票就极可能没有跌到底部。但是市场环境又是经常变化的。所以我们判断股票是不是到底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的,因为我们很难随时发现市场环境的变化。举个例子,比如钢铁行业环境很差,这时的钢铁类股票走势大多较为低迷。钢铁在一个价格区间调整了有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钢铁行业的环境依然像过去一样低迷,那么我们可以认定,钢铁行业的股票走势基本已经到底了。这是由于它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股价走势也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环境与股价存在着一定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如果钢铁行业的环境又出现了新的利空,那么这个底部就不存在了,钢铁类的股票就会继续下跌,形成了一个对应新环境的新的底部。作为股票是否底部,我们必须要看这个环境是否又发生变化,但这是很难预测的。比如一只新能源股票由于今年政策的变化,股票价格大跌。且在这个价格已经低迷了半年之久。如果其后经济面没有什么新的利空政策和公司没有新的利空消息,那么这个股价就可以认为是这只股票的底部。如果这家公司出现了新的利好消息,那么这个位置就更可以确定是这支股票的底部了。但是我们这是在一种假设的情况下进行的底部确认,是否能够真的这样,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这时新能源行业又出现了其他的对其不利的利空消息,那么新能源行业的股票就会再次下跌,又会出现新的底部。所以对于股票是不是底部的判断,是基于一种当前市场环境的一种有限判断,当市场环境发生了更差的变化时,那么我们就要重新评估这个底部了。

我在96年刚进入股市时,我们的A股市场当时没有设置涨跌停。当时记得我有只股票,一天暴跌40%多。还见过很多一天上涨50%以上的股票,涨得最多的一只股票,当天就上涨了100%多。不设置涨跌停的股票市场人们的投机心理会更加严重,因为巨大的涨幅会引发人们的追涨效应。那时很多股票一天都会上涨20%左右,很显然这是由于很多人在股票上涨了20%以后还在追涨的结果。当行情不再设置涨跌停时,股价的走势就更难以预测。因为当天股票涨幅不确定,跌幅也不确定,股票的风险性就更大。没有人能够知道当天能够涨多少跌多少。这给短线炒作的人,以一个更大的操作难度。但是股票不设置涨跌停也并非全是坏处。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股票可以在当天任何时候都可以卖出和买入,股票的流动性会更好。而且不设涨跌停,对于一部分稳健的投资者有更强的警示作用,他们会更加偏向于喜欢投资蓝筹股以回避风险。但是对于缺少专业投资能力的散户来说,他们会更喜欢追涨杀跌。在我看来不设置涨跌停,对于专业投资者是一个好事情,市场的流动性会更好有利于他们可以更好的买入和卖出。对于广大散户其实弊大于利。因为会容易诱发散户频繁的追涨杀跌。

炒股短线获得暴利的关键在于持股能力。实际上很多股民都喜欢做短线,但是大多只赚了10个百分点,甚至不到5个百分点就急忙抛出了。因此他们短线永远赚不到暴利。见利就走,落袋为安的人性弱点一直占据他们的投资心理。国外做过心理测验70%以上的人都是这种投资策略,当获得利润时马上投资心理就变得保守,非常容易在利润不高时就迅速了结。用投资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当人们获得利润时,人们的风险偏好就会变得很低。然而人们在亏损时就会死扛,这时风险偏好反倒变得很高。这样的投资心理是人的大脑的一种原始性的本能反应。但这并不符合短线投资的规律。做短线要想获得暴利,必须要在手中有利润时尽量放大利润。在手中股票亏损时,应当迅速止损,截断亏损。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短线的利润。特别是当手中的股票短期有利润时,必须要使手中股票利润放大。放大的关键要看两点,一是增加仓位,把资金加到强势的股票上。这样我们手中走势强的股票的仓位就会比较大,走势弱的股票仓位就会比较小。会放大强势股票给我们带的利润。二是尽量更多的持股。当手中的股票持有利润达到10%以上时,不要急于抛售,要利用自己的短线操作的能力进一步观察,尽量持有,使我们的利润能够继续增长。很多短线股票可以短期内上涨30%,甚至50%以上,这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持股能力,要控制自己内心急于抛售的本能冲动,只有如此短线操作才能够获得暴利。

底部抬高,顶部不断下降,这就是一个收敛三角形的形态,或者说是一个楔形的K线组合。这种k线组合的实质是投资者对于股价或者行情的认识由相差很大,逐渐变为趋同一致。这样股价的震荡幅度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终就会振幅达到上下一两分钱过一两个点的程度。在这样的过程中,投资者对行情的态度逐渐趋于谨慎,到震荡的后期成交量就会越来越小。这样的k线组合,在技术分析上就叫做调整或者叫做整理。在整理的末端,一般都会选择方向,也就是说在股价或行情达到一个极端时,股价或者市场行情就会爆发,就会选择一个向上大涨或者向下大跌的一个突破方向。这就是所谓的突破,但是这个突破的问题只能做定性分析,无法定量,我们无法知道这个突破什么时候会发生,也许一天以后,也许一个月甚至一年以后。在投资时遇到这种状态就要做好止损的准备,因为这里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突破。一般来说从技术形态上很难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结果。因为我们看到的股价或者行情指数都是在各种因素角力一下发生的结果,其中的成因并不太清楚。所以做投资对这些技术形态没有必要给予过多的关注,应当把精力放在研究形成这些形态的原因上来,比如基本面分析,市场环境分析。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形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最后还要做好资金管理,以防止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

如果A股取消t+1制度与实行t+0制度,短期内A股市场会大涨,特别是券商行业的股票会暴涨。因为t+0这种交易制度,会使人们更加趋向于投机。交易会更加频繁,而且有助于金融衍生型的运有,使市场交投更加活跃。这样的话,成交量就会放大,市场就会更容易上涨,特别是券商行业,主要是以佣金收入为主,成交量的放大,交易活跃,会使券商的业绩由于佣金的成倍上升而成倍增长,券商股由于业绩大涨,而股价大幅上涨。从中期来看,实行t+0以后,行情会有一个中期向上的走势,然后股价还会回落。因为T+0只是使人们交易更加方便,并不能改变股市的实质,股市的上涨是基于公司的业绩。由于当时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马上发生改变,所以股价上涨的基础并不坚实,经过中期上涨后,以后股价还会回落。从长期看,t+0交易制度对股市没有任何影响。股市的长期走势是由国家的经济发展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才是股市长期走好的根本动力。

我在三十岁时就开始以交易为生。充分的体验了交易为生的酸甜苦辣。首先,以交易为生后,你的收入就会变得很不稳定,你的收入会基本以大盘行情为中心进行波动。我当时有一段时间,连续一年多没有什么收入,就是因为那一年多是熊市中最黑暗的时期,股市行情非常低迷,上涨多为一日游,下跌却连绵不断。并且频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爆雷出现。也就是说,当股市行情整体不好时,你很难有优秀的收益。你的投资收益基本上和大盘同步的。大盘好时,你可能月赚30%甚至百分之50不是梦。大盘不好时,你可能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收益。就是在这样一种收入不稳定的情形。整个人就像在一个摇晃的船上一样,总有一种焦虑的感觉。实际上,大多数人是不喜欢这种不确定性的。几乎每个人都喜欢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但是如果以交易为生你就很难有一个明确预期的稳定的收入,每天的收入都是一个虚浮的数字,除非你卖出以后才能确定你的收益。当牛市来临时,你的收入是非常巨大的,你一天的收入可能相当于不少人一年的收入。但是你不要对此过于当真,因为明天就有可能这些收入由于下跌而化为乌有。对于绝大多数来说,交易为生并不是一个美好的生活状态。必须要协调好生活和交易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大多数人更适合边工作边做投资。交易为生只适合少数人。

进入股票市场要做好两大准备,第一个是亏钱的准备,第二个是投资专业知识的储备。很多人进入股市就没有想到过亏,因为他们是想来赚钱的。但是股市确实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这不是口头说的,任何人都无法完全躲避股市的高风险,在进入股市之前,应当想好什么样的亏损是自己所能承受的,要自亏自己能亏得起的钱。如果投入过多,甚至融资借贷这肯定会使自己在进入股市刚开始就陷入一个被动的局面,造成损失巨大,使自己的投资的第一步就留下了沉重的阴影。投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小资金开始慢慢学习和实践。投资需要交学费的,但是这个学费怎么交?要交自己能交得起的学费,这也是一门学问,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看到很多人在进入股市的第一天就投入百万、千万的资金。这样的人,未来的损失一定会巨大,因为他们的资金量与他们的投资能力是完全不相匹配。在进入股市之前,要学习。要学习有关的投资知识。特别是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还要学习财务分析。我在当年进入股市之前只看了一本书,叫《道氏理论》。这本书使我充分的意识到当时的市场是一个熊市,而且很有可能是底部。结果当年我就是在底部进场,但是可惜当时我没有多读书,书看的太少。所以我不懂得资金管理,不懂得风险控制,在头两年,即使是底部买入,我也没有赚到什么钱。在进入投资市场以前,多学习一些大师的投资名著和经历,有助我们更快乐的树立风险意识和正确的投资理念。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