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资深张经理
证券资深张经理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3年前

回答
6363
文章
0
关注者
0

看了题主的这个问题,就知道题主是个新股民。新股民对于股市的认识很多都是错误的,股市并不是一个替换机能够获得一个确定的收益,有时你可能一个月赚一倍,有时你可能一个月亏损50%。对你提出的3万元进入股市,今年能否赚2万元这个是无法回答的,也要看你的运气,也要看行情的走势。我在刚进入股市时,那时也是一个新股民对股市充满了热切的想法,因为每年翻一倍,10年以后就会翻多少倍,天天幻想着这样的一个场面,但是炒股10年下来却发现这就是一个梦,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因为股市不是你有能力有技术就能够保证有一个稳定的收益的。股市的收益就如人生,除了你有能力以外,更重要的你是要有运气,你必须要能赶上一个大机遇,你只有把握住这样的机遇,你才能够赚到钱,如果在这5年时间内你没有人生机遇,你就不可能一步腾飞,股市就是这样,股市和人生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在股市行情中,如果你没有遇到大牛市,你进入股市的这几年都是熊市,那么你不可能赚到很好的收益,除非你运气特好,买到了牛股。股市中的收益与行情,还有你的运气是密切相关的,不是你个人努力就能够达到的。这个行情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你的运气什么时候出现,这都是不可知的。所以股市的风险就在这里,它的不确定性非常大。很多事情都是不确定性的,股市最大的确定性就是它充满了不确定性。

17年进入股市本金15万元到现在没有亏钱,这个说明不了什么,既不能说明你不适合炒股,也不能说明你不适合炒股,因为这个时间太短了,要想看一个人是否适合炒股票,至少需要5年到10年的时间。三年的时间有可能由于行情的特殊性,很难看出你是否真的适应这个股市。一个人能否在股市中成长,要看5年到10年这个时间里,他在股市里是否有真正的进步,是否能够反思自己的错误,能够成形一个自己的交易系统,能够有自己的对股市的独特认识,这样的人才可能真正的适合股市。如果仅三年时间,那么他对股市的理解就过短,很难有真正的认识。股市的每轮牛市和熊市都会对投资者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训,只有经过三四轮牛市以后和三轮熊市以后,才能真正的体会这个市场,理解这个市场。所以一般在股市中最终能成功的人都是40岁以后的人,他们一般都在股市中文化滚打了10年20年以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领悟了股市投资的本质,对行情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他们能进行独立思考,能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这样的人,这种反思精神就是很少见的一种素质。如果你急于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个股市,那么你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你是否喜欢独立深入的思考。没有这个习惯,总是喜欢看股评,再看专家意见,那你是永远无法进步的。第二个,你是否愿意深入的批评自己,反思自己。普通人都不喜欢进行自我批评,能够进行自我批评,对自己真正有认识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必须能够进行自我批评,才可能不断的进步,才可能真正的超越自我。第3个你是否有终生学习的习惯股市投资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因为市场会不断出现新事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事物,就无法进行投资。所以在股市中能够前进的人必定是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的人。很多人都讨厌学习,所以他们不可能在股市中挣到钱,也更不可能适应这个市场。

以往的牛市一般都是普涨行情。在其中穿插着轮着。一般都是大盘股先涨,最后小盘股上涨。但是牛市中出现普涨行情的机会在以后会越来越少,未来新的牛市能否出现普涨行情是很难预测的,并且能否出现轮涨行情,也无法确定。这是因为当前的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氛围。那就是股票发行量越来越大,随着注册制的推出股票市场的报已经达到三四千家。未来有可能会达到上万家股票。在这么多的股票情况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里面的水能有多少就是一个未知数了,所以资金只能向有限的板块和股票流去。很难再出现整个股市普涨行情。对于巨大的股票市场资金的流向就会出现选择性,资金就会流向那些白马蓝筹股,会留下那些业绩很好的股票。垃圾股会由于业绩较差前景不好,股票遭到抛售,这样股市会出现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行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部分高价股股价高至成千上万元,一部分低价股股价低至一两块钱。在这种趋势下很有可能就不会出现普涨行情,能出现轮动行情就已经很不容易。你出现的是个股行情,就是有一些股票会一涨再涨,不断上涨,创出历史新高,而有一部分股票会不断下跌,创出历史新低,这样也会展开一轮牛市,这种牛市只要选股票才能赚到钱,选好股票在这样的牛市中有可能会大亏特亏。不论新的牛市什么时候来,最重要的是要选好股票以迎接新牛市,如果股票没有选好,那么即使新一轮牛市来了也未必能赚到钱。

股市炒股失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急功近利。人们亏损的所有原因都可以归到这个痛点。如有的人喜欢把所有资金都买入一只股票。这实际就是想迅速获得更大的利润。估计这个同时也会造成更大的风险,因此这样人他的投资业绩一定是大幅震荡的,很多人最终亏损累累。还有的人进入股市,不进行任何学习,就想能轻松赚到钱。这不是急功近利又是什么呢?还有不少人学习一些什么短线操作技法,希望能够捕捉大牛股,希望能迅速赚钱,这更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我看过很多人都是对上市公司不太了解,就急忙买入股票,害怕错过了短线机会。绝大多数人买股票之前都没有看过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没有仔细的研究过上市公司历年的业绩情况。什么人们这么着急买股票呢?就是想补一个短差,就是想赚个快钱。人手中股票赚个百分之二三十就急忙卖出,这就是为了尽快的获得利润,害怕挣到多少钱再跌回去。股市众生相就是归结为这几个字——急功近利。如果人们在炒股时能够戒掉这4个字。如果人们能克服这个痛点。那么,人们在股市中赚钱的概率就会急速上升。但是客户这个痛点是很困难的,因为急功近利是人的本性。绝大多数人都想赚快钱走捷径。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炒股票必须要知道这个痛点争取克服它才有可能走向赚钱的道路。

A股如果降低印花税,股市短期内肯定会大涨。减免交易佣金这个可能性就没有了。因为这个交易佣金是各证券公司自己去决定的,不可能统一见面。而且各家证券公司博弈激烈,佣金已经低到不能再低的地步了。依靠降低交易佣金不可能有什么市场刺激了。佣金本已经没有什么下调空间了。反倒是印花税确实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印花税甚至可以完全减免。现在股民的交易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是印花税,而不是交佣金。我们假设交佣金降低以后,可以使股民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但是这个利好,只是一个中短期的利好,并不是一个长期利好。决定股市长期走势的,只有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或者股市中有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这才是股市的长期利好,其他的都是浮云。过几天当国家宣布降低印花税时,股市当天可能会高开高走呈现大涨之势,但是这种上涨是持续不了几天的,而且历史上也降低过印花税,当时的上涨也是昙花一现。对于短线炒作的股民来说,这种降低印花税是一个逢高卖出的一个短线机遇。降低印花税公告当天股市会大涨,做短线的人应当在这天马上逢高卖出。因为不久行情就会回落。对于长线投资者是否降低印花税根本就无关紧要。因为长线投资者是选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做长期持有与上市公司共成长。降低点儿税收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根本就是看不上眼,而且长线投资者也不想打那么一个差价。

股市有一句谚语——熊市不言底。意思就是说在熊市中不要抄底,因为底下还会有底,会不断的创出新低。很多的所谓高手非常喜欢抄底最终绝大多数都被套在了半山腰。因为底部只有一个。而半山腰却有无数个。不少人迷信进行底部的精确预测,最终却频频打脸,是因为底部完全是无法进行精确预测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判断出一个大致的底部范围,这个底部震荡范围上下20%左右就已经不错了。把底部预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人纯属就是出来搞笑的人。真正的高手,即使抄底也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抄底失败的准备。我去年就有一次抄底失败,我在3200点买入了股票。但是由于我在买入前做好了精心的准备,所以现在虽然大盘只有2900点,我不但没有亏钱,还略有盈利。因为我在买入前考虑了我可能会抄底失败。因此我先只是投入了一部分资金,并且以选股为主,选择了一些白马蓝筹股,并且是其中的龙头股份,因为我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这些股票即使买入后被套,只要长期持有,最终赚钱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有些人抄底只注重于选时,没有注重选股,买了很多垃圾股进行抄底,这些垃圾股在弱势中下跌速度非常快,会不断创出新低,一旦显示错误,那么持有这些垃圾股将是一个灾难。当我抄底失败时,虽然资金大部分都是在3200点买入的,由于选股比较得当,这些股票有部分逆势上行,甚至创出了历史新高,这时候的整体收率不但没有亏损,反而略有盈余。我认为如果想抄底就应当去炒价值投资之底,而不要去炒行情之底,因为行情很难预测。精心研究上市公司的估值,买入一些好公司股票,忽视行情波动长期坚定持有才是正道。

散户在一只股票上长期做T,并不是没有可能把成本做成负数。但这个概率很小,就跟买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就像你问买彩票能中大奖吗?我无法说不能,但是概率太小了。很明显连续做T成功三次的概率要远大于连续10次做T成功。只有不断的做T成功才可能把成本降至0以下。因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得出这个概率较低,难度较大的结论。这必须有非常好的做T技巧,还有运气傍身才可能实现。我发现国人非常喜欢那些宫斗戏,或者喜欢三国诸葛亮那呢神机妙算。现代人都偏向于喜欢那些奇巧技能。人们都比较喜欢那种惊险刺激事情或精巧的营销手段。而真正的大道却是平淡无奇的。投资中的大道就是做价值投资。长期孤独寂寞的持有好股票还是投资正道。做战略看大方向才是大道。那些打波段做差价的所谓技巧,都在追求一种小概率的战术上的成功。都在一个器的层面上。这样发展下去前景可想而知。

股市投资与做实业区别在哪里呢?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实业做得很好,但是投资股市却亏得一塌糊涂呢?这是因为股市投资的不确定性更大。而且股市投资的迷惑性更强。投资实业一般都会有一个较为确定性的一个投资步骤和方法,并且一般都会有一个对应的差不多的结果。总的来说投资实业都会有一个套路。比如投资钢厂就要考虑钢厂运营和投产方面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也可以有一些这方面的教材可供我们参考。但是投资股市就不是这样了。股市投资中理论非常多,方法也非常繁杂,并没有一个较为确定的投资方法。大多数投资方法都是错误的,如果你选取一个错误的投资方法和投资思维,那么你在股市中就是投资100年也是赚不到钱的。而且股市的行情波动充满了随机性,股市里的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也很难及时掌握。我们知道投资实业除了需要一定能力,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实际股市中需要运气的成分更大,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很多股市小白,往往在前期会在股市中赚到很多钱,这就是运气所致,但是投资实业很难出现这种小白轻松赚到很多钱的情况。股市投资的迷惑性更强,股市投资更容易让人走上错误的投资之路。人们在做实业投资时,一般是较为理性,可以做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估,但是人们在股市投资时却常常失去理性,很难评估自己的能力,更难看清市场。因为股市行情波动的随机性,经常容易使人们得出错误的结论,使人们给自己一个错误的定位。牛市中遍地都是股神。不少人在股市10多年,他们所总结出的经验都是错误的,因为人性的弱点会在股市放大。人们只看到了他们所能看到的那一面,这些都是局部的一些假象,真正的东西需要独立深入的思考才能获得。股市投资由于开户容易使人觉得股市投资门槛很低,实际上股市投资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地方,没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投资股市最终一定会亏损的,普通投资者建议还是投资基金才更适合,股市并不是普通人想来就来的地方。

我10年前认为卖出要比买入重要,现在我的想法相反,我认为买入要比卖出重要的多。古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说会卖的是师傅,会买的是徒弟。这个说法是建立在大家都会买的基础上的,但实际上买才是更难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买!如果你第1步就走错了,在买入时就买错了,你后面再怎么会卖也已经悔之晚矣,已经来不及了。好比你非常看好一只股票,经过认真的分析然后买入,买了以后发现这是一个主力圈套,你要准备卖出,但是你只能止损卖出,因为主力机构不给你机会。你很可能只能采取被迫止损的方法卖股票使自己少亏损一点。这个例子中你的卖出水平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由于你买入出现了问题,所以你最终还是会亏钱的。反过来如果你的买入这方面就没有什么问题,买了以后即使被套也是暂时的,你最终会有很多的获利机会,这样你在卖出的时候你的卖出空间很大,你可以选择很多的卖出时机,可供你卖出,你就可以从容卖出。很显然买入是卖出的坚实基础,二者是不能够完全分开的。如果买入觉得不好,那么卖出很难做得很好。实际上买入和卖出它俩是一个闭环,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过于强调买入和过于强调卖出,都是错误的。以前有人做过实验,随机买入多只股票。然好采取一个严格的确定原则进行卖出。最后的投资成绩居然是获利了。这个例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扔飞镖买股票只要会卖,最后也能挣到钱。但是这个例子并不能说明买入不重要。如果你的买入策略很差,很有可能还不如随机买入成功概率高。比如你在一个万丈高楼上博弈,你的风险肯定会很高,即使你水平再高也无法回避你这种高楼博弈的风险。就像你在一堆ST股中进行投资,即使你的能力再强,你也很可能会亏损。投资就是要做高概率的事情,这个原则是不能变的。买入就是为了做高概率的投资这个目标而服务的。

说到简单易学能稳定盈利的投资理财策略,那就非定投指数基金莫属了。定投指数基金这个策略,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甚至理财小白的一个投资策略。指数基金,特别是被动型指数基金,它的长期走势方向一般都是向上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一般代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从10年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世界经济肯定会越来越好。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必然会步步上升。这样这些代表着上市公司群体的被动型指数基金,它们的走势也会步步上升,持有这些被动型指数基金的人们的投资收益就会有保障。但是持有被动型指数基金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持有时间长短的问题,还有一个投资的方式选择问题。基金定投就是这两个问题的一个集中表现。每月投资固定的一定数量的资金买入指数基金。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可以通过时间成本来摊薄自己的持有成本,使自己的长期所有的基金成本处于一个较低位置,当牛市来临时就可以卖出获利,这样的一个策略是非常好的一个投资策略,简单易行而且可靠。这个策略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需要持有基金5年甚至10年以上,一般人很难有这么长的耐心和定力。但是这就是这种简单易学的能稳定盈利的投资策略的弱点。实际上没有一个策略能够各方面都完美,什么叫策略呢?策略就是以舍弃某些方面来获得一定的优势。基金定投策略已经是相对最完美的投资策略了。

牛市来临后必涨的板块是券商板块。牛市中如果不会选股,那么就买券商股肯定会上涨的,这个规律是多年不变的。因为牛市来了以后会使市场每天的成交量大增,这样券商的交易佣金收入也就会增高。直接导致券商业绩大涨,业绩大涨必然会影响股价的走势,在这样的逻辑情况下,牛市来临,券商大涨是一种必然的走势。每轮牛市来临时都会有一两个主流板块推动大盘上涨。有的年份是科技股唱主角,有的年份则是食品饮料类股票成为主要推动大盘的板块,但是真正能够使大盘上涨很高的板块是权重股板块,也就是说银行、保险、钢铁、石油这样的权重较大的板块上涨能够更快的推升指数。各个行业板块的龙头股票由于权重较大,流通股较多,它们的上涨更能带动行情指数的上涨,各个板块的小公司的股票上涨往往很难带动指数上涨。小公司的股票上涨往往能够刺激人气。但指数并不上涨,甚至会有所下跌。对一些中小公司的股票往往在牛市末期开始上涨。因为这时人气已经被激发,牛市氛围很好,这时小公司股票才能够表现比较活跃。总之行业巨无霸或者巨无霸型的公司的不断上涨才能够大力推动行情上涨。

A股公司大多数都害怕股票下跌,这是因为现在的A股市场与以往已经不同了,因为股票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流通。股票价格的涨跌与大股东的利益已经开始密切相关。特别是一些大股东进行股票质押,把股票质押给一些金融机构,如果股票价格不断下跌,那么它的质押股票就可能会不够,金融机构就会要求它补足资金,这显然对他来说是很困难的。如果大股东不能补足资金,那么他所质押的股票就有可能会被金融机构平仓,引发雪崩效应,股价就会继续下跌。这样大股东需要的保证资金就会越来越多。在2015年那轮股灾时,很多上市公司害怕股票下跌,于是就干脆玩起了停牌的游戏,以躲避股价大跌。很多股票都有管理层的一些股权激励计划在里头。所以股票价格与管理层利益也经常是密切相关的。而且股东可以进行减持。股票价格高股东减持当然就能够多赚点钱,所以大股东也希望股票价格尽可能的会高一些。大多数股东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都会维护自身的股价,在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时都会采取一定的增持,或者其他的方式来稳定本公司和价格。

若想管住自己的手脚,不乱买股票,必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就是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很多人乱买股票的根本原因不是心态原因,也是自律力差的原因。那根本原因是他们心中股市就是个赌场,他们就是来在股市来博取差价的,就是由于这种投机心理造成他们认为在股市中可以搏一搏,可以试一试运气,所以才能够随意乱买股票,才能够不做投资计划,就轻易的下单买入。没有正确的投资观,脑中全是投机观念,这样的人肯定是无法管住自己的手脚的。他们的思维中买股票就像买彩票一样,要看运气,运气好买什么股票都赚钱,所以他们买股票就很容易落到直觉或者冲动的这个地步上去。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投资观,才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凭直觉或者运气买股是绝对不行的。才有可能会管住自己的手脚。另一方面就是缺少自律能力。人们都知道抽烟喝酒对身体健康不好,但是能够真正戒掉的人很少,这就是因为缺少自律能力。在投资中除了有正确的投资理念,还需要有一定的自律能力。一点自律能力都没有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不会有什么太出色的表现,那么在投资中也很难挣到钱。自律能力是一个成功者应有的一个基本素质,做投资也必须要有这种素质。

炒股票是需要对国内和国际新闻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必要整天去关注这些新闻。近年比亚迪业绩大跌,当有记者提问巴菲特为什么现在依然持有比亚迪时。巴菲特和芒格的回答是这样的——比亚迪的业绩下跌是由于政府新能源补贴的退坡造成的。言外之意比亚迪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很显然芒格和巴菲特这样的世界投资大师能做出这样的回答,肯定是对我国的新能源补贴方面的新闻有所了解。可见世界投资大师也是要看新闻的。但是对于新闻没有必要天天看,什么新闻都看,因为大多数新闻都是一些短期的新闻,对于长期的基本面和上市公司发展走向没有什么影响。很多新闻只影响行情走势。对于价值投资大师来说,这些并不重要,他们关注的是那些能够影响发展公司长期发展的新闻。一些作短线的人比较关注于每日的新闻以及新闻对行情造成的影响。能够通过这些新闻热点来获取投资机会。进行概念和热点炒作。但我认为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从长期来看并不能够获得成功。我认为进行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才是投资正道。

大部分股民亏钱现象,从长期来看这是会一直存在的。古今中外的股市都是如此——绝大多数股民亏钱。处在大牛市来临时大多数股民才会赚钱,但是也只是在这个瞬间而已。等牛市结束时,大多数股民又开始了亏钱的过程。为什么大多数股民亏钱现象会永远存在呢?这是因为股市看似没有门槛,实际是一个高门槛的地方,大多数股民没有投资方面相对应的技能和素养,所以他们必将会被股市所淘汰。例如很多股民不知道什么叫分红送股。股民大多缺少最基础的投资知识,这样的股民抱着赌博的心态进入股市,最终怎么能不亏损?只有极少数股民能够懂得学习投资知识,能够认真的反思自己。这样的股民还有些赚钱的希望。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散户已经基本从市场退光了。散户大多没有选股能力,所买的股票基本面很差,或者变差了也不知道,结果股票暴跌之后跌到几乎一文不值。这样散户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在股市炒股。这些散户就退出股市,把资金用来买基金,通过基金来进行投资理财。随着注册制的逐步推进,很多业绩并不太好的股票进入市场,这使得辨别股票的能力非常重要,散户缺少这样的选股能力,最终必然会亏损累累。我国的大部分股民最终也会这样会退出市场,实现自然的去散户化,会成为基民。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