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誉
郭誉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3年前

回答
3635
文章
0
关注者
0

定期折算是指根据基金合同中约定的频率,对某一类或几类份额净值进行重新调整的行为。分级基金可以约定份额折算,一般来说是将预期风险、收益较低的子份额期末的约定应得收益(即该子份额参考份额净值超出1元部分),折算为母基金份额分配给该子份额持有人。由于每份母基金由两类子份额按固定比例构成,因此,当预期风险、收益较低的子份额进行定期折算时,母基金也相应进行定期折算。

基金持有个数在5-8个最佳,相同的板块持有一只基金就可以了。

每次的买卖一定要在当天下午15:00前操作,超过15:00就不要操作了,因为超过这个时间就是次日的价格了。周末以及节假日股市会休市,基金就没必要操作了。比如1号你看基金跌了,在下午3点前加仓1000或者建仓1000,等晚上更新涨跌后,你就买到了1号更新的净值,那2号的涨跌就和你有关系。如果你是1号3点后买的,超过3点就是次日的价格,所以你买到的是2号晚上更新的净值。如果你是当日3点前买的,3点前这笔交易是可以撤销的,超过3点就不能撤销了。

基金净值是根据实际持仓和股票、债券等资产的收盘价计算的,由基金公司和托管机构同时独立计算,数据核对一致后才会公布。双方要对基金的准确性负责,并且也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想要偷吃也没那么容易。而各个平台的估值是根据基金定期公布的报告(季报、月报、年报等)等内容去提取估值所需信息,在使用一定的算法去计算得出的,这类估算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个报告的发布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家看到的持仓数据大都是晚了半个月之后。那在报告公布的期间,基金经理进行了调仓,那估值使用的旧数据就会和净值产生差异;再者各个平台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和估值模型也不一定相同,平台的持仓信息也只会列出前十大重仓股,能够得到的信息不全,所以无法保证估值的准确性。

一般基金后面的ABC代表了不同的收费方式A代表前端收费,一般来说收取申购费大约是1%-1.5%,赎回费0.5%,长期投资后免赎回费;B代表后端收费,申购的不收费,如果短期持有,赎回费非常高,长期持有(比A类更长时间)后,赎回费免除;C代表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用(如果持有不到7天会有惩罚性的1.5%的赎回费),但是收取服务费,通常是0.2-0.5%,按照持有时间长度来收取。在有了申购费一折的基金平台后,A类和B类的差别就很小了,有时反而A类更有优势,加上很多基金没有B类,所以通常选有折扣的平台买A类就好。而C类通常是给短期投资者提供的,对于新手而言,我们就粗略的以1年为长短期的界限就行。而增强型指数基金的意思是在追踪指数的基础上,去做一些操作来赚取超额收益,例如打新,希望相对于指数获得一些增强收益。

交易日T日15:00前买入的,T+1日确认份额,基金持有天数从确认份额日开始计算,确认后节假期和周末也算持有。假如星期四当天下午3点前买入,则星期五确认份额,算持有的第一天,包括周末的两个休息日,到下周四15:00前,正好7天持有,这天卖出计算的就是持有7天后的赎回费。如果你是星期五下午三点前买入的,周末两天休市,则顺延到周一确认份额,此时确认份额前的两个休息日则不算持有,节假日和周末规则相同。

因为新基金有封闭期,这个期间无法进行止盈或止损,而且没有前面的业绩参考;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各方面的条件不错也是可以的,比如基金经理、投资方向等,但是拒绝重仓,毕竟没有经历过市场的考验。

场内和场外的“场”指的是证券交易所,通常在股票账户内买卖就是场内交易,比如华泰证券;在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平台申购赎回就是场外交易。场内的价格实时变动,交易相对灵活,但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操作,场外3点前按当天的净值,比较省心省事。

首次涨幅超过20%,也就是可转债价格达到120元,第一次熔断,临时停牌30分钟;首次涨幅超过30%,也就是可转债价格达到130元,第二次熔断,临时停牌到14:57。如果开盘价就到了130元及以上,那么直接停牌至14:57。PS:深市无熔断机制,上涨20%时,临时停牌30分钟;开盘后再涨10%-30%,再次临时停牌30分钟。如果开盘价格直接到130元,则只停牌30分钟。

现金分红就是把分红的钱打到你的账户,这样节省了一笔赎回费;红利再投资就是把你分红的钱再买入这个基金,节省了一笔申购费;如果你是长期定投这个基金,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如果只是投资一波行情,则默认现金分红就可以。

根据供需来确定的,买的人多就涨,买的人少就跌

你好,不要不懂装懂就好,多问多听,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你好,基金是一个工作日结算一次收益,并不是说每个交易日收益都很固定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