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交易具有两种形式,即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一)看涨期权 看涨期权,又称买权,买入选择权,它是赋予购买者以权利,但不是义务,这种权利是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某一具体敲定价格买进某一特定数量的商品或资产。当人们预测某种商品的未来价格趋于上涨时,就会购买看涨期权。 (二)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是赋予购买者以权利,但不是义务,这种权利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某一具体敲定价格卖出某一特定数量的商品合约或资产.当人们预测某种商品的未来价格趋于下跌时,人们便乐于购买看跌期权。
{__STYLE__}
期权交易具有两种形式,即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一)看涨期权 看涨期权,又称买权,买入选择权,它是赋予购买者以权利,但不是义务,这种权利是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某一具体敲定价格买进某一特定数量的商品或资产。当人们预测某种商品的未来价格趋于上涨时,就会购买看涨期权。 (二)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是赋予购买者以权利,但不是义务,这种权利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某一具体敲定价格卖出某一特定数量的商品合约或资产.当人们预测某种商品的未来价格趋于下跌时,人们便乐于购买看跌期权。
期权交易和期货交易是有区别的。 1.期权交易者不必像期货交易那样被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最低价和最高价格上,而是可以利用市场趋势而随时决定是否履行合约。 2.期权交易双方在确定交易地位之前,必须支付一定数量的权利金(premium类似于保证金)。期权交易双方确立交易地位即有权在合约期满前要求交割。如果当时市况对买方或卖方不利,任何一方都可自动放弃其地位,而损失其所支付的权利金,而由获利的一方收取。因此,期权交易的最大亏损仅是最初支付的权利金,绝无追加义务。期货合约则基于保护交易者的立场,要求交易双方支付原始的保证金,在交易期间又根据交易者的浮动亏损要求追加保证金,以确保交易的信用。 3.期权交易只是付出一定的权利金取得买或卖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权利,交易双方都无义务保证合约的履行。期权合约是单向合约,可以在交易确立后的任何时点上抛弃该合约,而期货合约是双向合约,一旦多头或空头地位确立后,交易的双方即承担其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意交割,则必须在有效的交易日内补回或抛出原先的买或卖的地位,即买卖对冲。 4.一旦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的买方在某一交易所履行了期权交易合约,交易双方在期权合约中的交易部位就转换成相应的.期货市场交易部位。看涨期权履约后,买方承担多头期货部位,卖方承担空头期货部位;看跌期权履约后,买方承担空头期货部位,卖方承担多头期货部位。
期货市场对政治的变化很敏感,各种政治性事件的发生常常对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政治因素包括的范围很广,国际方面包括政治局势的紧张和不稳,如冷战、军备竞赛、局部地区爆发战争、港口或领空的封锁、禁运、战略性商品的囤储以及世界政坛上重要人物的逝世等等。 例如,1980年1月下旬,在国际局势持续紧张,智利铜矿工人罢工及秘鲁铜矿发生工潮的刺激下,铜价暴涨,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期铜由1月9日的每吨1,029英镑上涨至30日的1,316英镑,三周内铜价涨幅达27.9%。当分析政治因素对交易所商品价格的影响时,应考虑不同的商品,其影响的程度是有所区别的。如国际局势紧张,军备竞赛加剧时,首先对战略性原料,如铜、铝、橡胶、石油等价格的反应就比农产品敏感得多。而政治形势的变化对黄金市场更为敏感. 当地的或国际间政治事件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同时事件发生后,其对商品价格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易估计.在分析政治因素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时,应特别注意交易所的投机者大户经常利用一些政治新闻来兴风作浪或肆意夸大,以便在价格波动中进行投机获利。因此在分析政治形势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时,必须密切注意投机者,特别是大户的动态以及可能发生的影响。
各国政府为其本身的利益和需要常常制定或修改某些政策,这些政策会给期货市场价格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如美国政府对一些战略物资,如银、铝、锡、橡胶等有储备政策,当其政策有改变时,就会引起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又如美国政府的农产品政策规定,在谷物和棉花价格低于保证价时,可支付补贴给受影响的农民,政府为鼓励农民种植某种产量不足的农产品也制定发放奖励金的措施等,这些农业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价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货币汇率、利率经常受到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投机活动、政府的财政及金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随时都有上涨及下跌的可能性,并波及期货市场的价格。从期货知识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汇率的调整,国际商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下波动。由于利率的调整,当其升至较高水平时,期货市场受高利率的压力,投机活动就会受到压抑,交易量减少。同时有些投机者因利息负担过重,增加风险,可能退出市场或尽早平仓,常会引起期货价格的下跌。因此在分析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时,必须注意各国金融货币变动的情况及其对商品价格可能带来的影响。
基本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事实和影响供求关系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因素.这些基本因素最重要的是期货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 期货商品的供应量是指卖家在特定地点、时间和价格所能供应的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的数量。一般说,某种商品的短期供应量是由以往未销出量(库存),当年产量和入口量等来决定。商品的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比,价格上涨,供应量也增加;反之价格下降,供应量也随之减少。卖家以一定价格供应商品的数量也受商品是否可贮存的因素所影响。卖家是否愿意出售手中的存货,取决于他把现行价格跟他认为再存放一段时间所能得到的价格比较所得的结果.另一方面直接来自现有产量的供应量更多地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以农产品和畜产品为例,这些因素包括天气、播种面积、单位产量、或饲养数、政府的政策、饲料数量和价格以及其他生产成本。又如影响矿产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有开采量、生产技术革新、政治局势、政府政策等等。某种商品的较长期供应量则取决于可能生产者的总数;他们经营的设施的供应能力,他们作为生产者的熟练程度;该商品的自然特性;他们自己的个人愿望,替代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以及某些社会和规定的影响。 需求量是指买家在特定的地点,时间和价格下想购买并有能力购买一种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数量,一般说,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取决四种主要因素:(1)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购买力;(2)消费者的数目;.(3)代用品的价格和买到的可能性;(4)消费者个人的爱好和选择。当任何一种因素变化时,需求量都可能随之变化。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比变化。也就是说,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就下降、或者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就增加。购买量随着价格变动而变化的程度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需求的价格弹性”,这是一种指数,说明价格朝着一个方向走时,购买量朝另一个方向发展的程度。
目前,期货市场流行的多是综合指数,这种指数是由若干种有代表性的商品组成,用以代表整个商品市场的一般价格水平及其变动百分比.很多综合指数都有加权性,即组成的商品各占有不同的比重。目前最流行的商品价格指数有以下几种。 一、道琼商品指数 这是由美国著名经纪商道琼公司编制的商品价格指数,其中包括: 1.道琼商品期货指数 它是以1924年到1926年间的平均价格为基价,由1933年就开始编制的每日商品期货价格指数. 2.道琼商品现货指数 它是由1950年起开始编制的每日商品现货价格指数。也是以1924年到1926年间的平均价格为基价. 上述两种道琼商品指数都是以12种在美国交易的商品为主,以美元价格为标准,各商品所占的比重皆不同,这12种商品及所占的比重分别是:棉花23%,小麦19%,砂糖8.5%,玉米8%,咖啡7%,天然橡胶6%,羊毛纱5.5%,可可豆5%,棉籽油4.5%,皮草4%,黑麦4%,共计12种商品. 道琼商品指数只包括农产品及一些畜产品,完全忽略了目前对世界商品市场有举足轻重的重要金属,如金、银、铜、锡、铅等。它们只能算是有用的美国农畜产品价格指数,但不能用来代表整个国际商品行情的波动情形。 .二、路透英国商品指数 路透英国商品指数是由英国路透新闻社编制及每日发表,以1931年9月18日为基期,涉及商品共有17种,所占比重分别为:小麦14写,棉花13%,羊毛11%,咖啡11%,铜9%,砂糖7%,天然橡胶7%,玉米5%,大米4%,牛肉4%,大豆3%,可可豆3%,锡2%,花生2%,椰干2%,铝2%,铅1%。 路透商品指数所采用的价格是英国国内交易所的收市价或英国商品进口的到岸价.路透商品指数所含商品较广泛,比道琼商品指数更能代表国际商品市场的动向。 三、金融时报商品价格指数 英国的金融时报也逐日编制商品指数,以1952年7月1日为基期,涉及小麦、玉米、咖啡、可可豆、棉花、棉籽油、羊毛、琼麻、天然橡胶、铜锌、锡等12种商品。金融时报指数是一单纯的综合指数,即12种商品都享有相等的比重。其所涉及的商品数目虽然较少,但都是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因此,对商品的价格波动比前两者指数来得敏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四、经济学人商品价格指数 这是英国的经济学人学刊编制的每周商品价格指数,包括总指数,食品指数及工业指数.经济学人指数共涉及27种商品,其比重则依前年间工业国家的平均进口额而逐年调整。随时以最新的资料编制其指数。为减少外汇波动的影响,该指数分别以美元和英镑来计算。
基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一种商品在正常的供给情况下,基差是负值,即某一月份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这是一种正常市场。这种市场因为供应较需求大,近期期货市场价格高于目前的现货市场价格,使储存者有一定的收益,所以,也被称为有报偿关系的市场.这种市场上的期货价格是越远期的越贵,呈现阶梯式的往上加价.反映出远期商品期货需要支付仓储费用、利息、保险费等。期货知识告诉我们:在这种市场情形下,两个期货月份之间的差额或价差,对一种可以储藏的商品而言,即向交易者显示,当日市场对持有商品于某一段时间所愿意支付的持有成本。由于不同的供求力量相抗衡,期货交易并不是以全额的持有成本进行交易。很少有超过全额持有成本进行交易的情况发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会诱使储存,而使现货供给减少。同时,由于买入现货储存,使现货需求增大,价格上涨。这时,敏感的交易者就会采取有利的交易措施,使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差异缩小,最后必缩至于相当或接近持有成本. 如果情况反转过来,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或近期的期货价格高于远期的期货价格,那么,基差即为正值。这种市场供给小于需求。当短缺真正发生时,持有成本将消失,甚至形成负的持有成本.这时,较远期的期货合约须以某一折扣才能对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进行交易.这种情况下的期货市场被称为反向市场。由于供应量在近期内发生短缺的现象,于是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所愿支付的价格越来越高,也就是越近期的越贵,说明在现货市场上对近期商品有强烈的需求。这种市场对商品存货的持有者或生产者表示,如果持有者或生产者目前把商品卖出来,市场即愿意付较高的价格。通常当供应量越小,引诱出售存货的力量越强。 在每一种商品期货中,很明显存在着不同的基差.这些不同的基差直接反映出商品的运输成本、仓储费用成本,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及耳它考虑因素。使上述的两种基差形式都能成为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中预测价格变动的模型。
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异。基差的计算方法是用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基差为负值,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基差为正值。基差的负值越小,表示基差越强劲,反之则越弱;同样,基差正值越小时,表示越弱,反之则越强。 期差包含两个成分,即分隔市场间的“时与空”两个因素.,此,基差包含两个市场间的交运成本及持有成本。我们从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情况来举列说明,如果你在堪萨斯市的玉米的生产地,由于在当地交易玉米不考虑运输成本的因素,因此,其现货价格将比芝加哥的玉米现货价格低,差别就在运输费。芝加哥的玉米现货价格须加上运输费才能和堪萨斯的现货对冲。当然,地区性价格差异也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 持有成本反映两个市场之间的时间因素,即两个不同交割月份间的持有成本。期货知识中表明,持有成本无论是对对冲者或者投机者都是相当重要的。理论上,这种持有成本包括仓储费、利息和保险费等。储存费用是储存商品所支付的实际支出,它一般随地区与时间而异;利息是储存商品所需的资金成本,持有成本将随利息的变动而大幅度变动。保险费即为保险储存商品的费用。所以,远期月份期货价格应高于近期月份期货价格,期货价格不应脱离现货价格太远,同一商品不同月份之间价格运动应大体平行发展。 交运成本和持有成本,在同一区域市场方面,理论上,在不同时期的基础上应充分反映其持有成本是一个函数的时间,至合同到期的时间越长,储存成本越大,反之越小,当非常接近到期日时,期货市场当地现货价格应该和期货价格接近,其中的细微差别,是交运成本。
随机性理论、即认为期货市场相连续的价格之间是独立而不相关的,过去的价格并不是未来价格变动的可靠指标。一般而言,长期商品期货的价格是由供求规律决定的,而在短期,商品的供给与需要情况就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解释这种短期价格行为都是从随机性理论为出发点,这是大多数交易者所同意的。 随机性理论的主要前提之一是基于一个“有效性市场”的观点。有效性市场是指有许多具有相同的市场信息,相当的竞争而想获得最大利润的人参与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任何时间内,其价格反映着已有的市场信息,以及那些预期在可见的未来会发生的事件。期货知识中显示在一个有效性的市场里,实际的价值将接近于预期或商品固有的实质价值。但在一个不确定的现实社会里,商品的实质价值通常是很难推测的、以致会有各种不同的揣测,而各种不同的揣测所造成实质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是随机性的,如果一个市场具有有效性的话,实际的价格将与商品实质价值相差不大,而于其附近变动。 然而商品的实质价值会随着供需情况的变动而变动。如果—个交易者能够在确定长期供需的改变反映于实质价格之前,采取适当的买卖行为,他将永远是有利的。然而,出于竞争的结果将使大多数有关实质价值的新信息的效果很快地反映于商品价格上。就是这种新信息的随机效果,而不是供需的改变,使期货价值具有不规则的行为。而这种价格调整所需时间及程度是造成价格过度调整,或调整不够的随机参数,而且有时于信息之前调整,有时随着信息而调整。随着信息调整时,各相继价格间是独立的,这种市场即所谓的随机性市场。我们进一步分析交易者对商场信息的反应行为。 假设在一个完全有效的理想市场里,当没有新的市场信息时,则不会有新的市况发生,价格则不会变动,市场则处于均衡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是不愿意买进或卖出的。一旦有新的市场信息发生时,所有的交易者都会加以分析,据此改变自己的立场。如果认为价格将上升,则买进;反之则卖出,最后,新的均衡再次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交易者唯有当他的分析比别的交易者更加完善时才能获得成功,因为过去的均衡局面并没有对未来的新的信息提供任何指示。 但是,上述市场并不会真实存在。在现实的市场上,交易者对新信息的反映是有层次的。一般说,交易者可分为内行人土和外行人土。内行人士即指那些训练有素或者能很快地获总内幕消息的交易者;而外行人士则是指那些在内行人士之后获得消息的一群人。在这种情况下,当有新的信息时,会产生双重反应:即内行人允反应,然后外行人随着反应。内行人的反应相当明显。如果新信息是利多时,内行人的反应是买进,以致使价格上涨;相反,若新的信息是利空的,则内行人的反应是卖山.结果使价格下跌。 随后外行人的反应则会有几种可能。例如新的信息是利多的,价格可能会再度上升,也可能不变,甚至于下跌,这要看合约的供需情况而定。这有三种可能: (1)外行人对期货合约的需求超过内行人在较高价格上所愿意提供的供给; (2)外行人对合约的需求正好与内行人所愿意出售的数量相等。 (3)外行人的需求抵不上内行人在高价位所卖出的数量。
期货市场价格行为的随机性的理论前提之—是市场的有效性,由有效市场的定义可知,有效市场实际上是经济学家观念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因为,在一个组织健全而完善的职货市场里,买方与卖方皆相当多,所买卖的是标难化了的期货合约。在市场讯息方而,买卖双方衣原则上,他们对于现有的消息皆有同样的机会去获得。可以说,期货市场是完个竞争的市场,其市场的价格行为及价格的决定可以用完全竞争的理论来解释,期货知识对期货价格的分析更为详细。 期货市场中任何一时期的价格皆由市场中许许多多的买方与卖方,根据当前现有的信息,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决定买进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所产生的结果。交易者皆可了解当前的价格,而在他们对市场进行分析判断时,无论在他们内心潜在着或外在地表现出来,他们皆对未来价格的变动有着某种预期(预期供求关系的变化)。基于这种预期.他们才买进或卖出,而价格只是最后的结果而已。当供求状况发生变化时,交易者的观点也会随之改变,价格也会随着变动。但当期货合约愈接近到期口时,一切不确定的因素愈趋于明朗化,期货价格愈能反映供给与需求、等到期货合约成为现货时,两者的价格就会趋于—致。
对于那些生产有季节性,而可以继续储存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的商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可以持有成本理论加以说明,持有成本理论基于以下三个事实: 1.商品的生产有季节性,可储存一段时间,而其需求却相当平均分布于全年。因此,商品于收获后必须开始储存、持有。 2.在储存过程中。以及为维持商品的质量,皆必须付出成本。 3.持有期货合纠不必具有成本。 基于这三个事实、现货价格随着储存期间的延长而逐步上升,期货价格也是如此。期货知识中这种季节性以及价格的季节关系,可用玉米为例来加以说明,例如,一个人1:10月份买进次年7月份的玉米期货,想到期提运来加工或出门,其唯一所支付的成本是保证履行期货合约所需的少数保证金存款。但在另—方面,如果一个人在10月份买进大米现货,想在次年7月利用或出售,他必须有仓库储存,因此,他必须有投资兴建仓库、折旧与维护的成本、经营管理仓库的成本,而且还负担购买玉米全额资金的利息及仓储期间的保险。两种情形相比较即可发现,由于持有玉米期货合约没有成本,当然没有理由预期期货合约价值要由10月收获时逐渐上升至次年的夏季,而持有玉米现货需要有上述成本.现货玉米价格当然必须在储存期间随持有成本的增加而增加。 由上述分析可知,收获期的现货玉米价格应比12月份的期货价格低,其差额大约等于收获期持现货到12月份的持有成本;刚12月的价格也低于3月份的价格,其差额为12月至3月的持有成本。依此类推。在作物年期结末的,现货价格再度下跌,以反映新作物状况,加上储运成本。
1.期货交易者通常以电话通知方式向经纪人下达交易指令(订单)。交易指令包括买或卖商品的种类、合约数目、提运月份及价格等。当他的经纪人记下指令时,即以口头方式复诵一遍,这样既可使客户能核对其指令是否正确,又可确定经纪人已接受了指令。 2.经纪人接到客户的订单或命令后,立即用电话、电传打字机或其他方法尽快通知经纪商驻在交易所的交易代表; 3.经纪商交易代表将收到的订单行上时间图章,即送给交易所的场内经纪人(或称场内交易员); 4.场内经纪人根据各方客户的发盘彼此进行买卖交易,他们一般是采用大声公开喊价,辅以手势来表示要买进或卖出的数量和价格; 5.每一笔交易完成后,场内经纪人须将交易的记录记在交易卡和原来的订单上,同时把交易详情送交结算所; 6.场内经纪人将合约通知书通过经纪商通知客户; 7.当客户要求将期货平仓时,要立即通知其经纪人,并由其经纪人以打电话的方式通知驻在交易所的交易代表,经过场内经纪人将该宗期货进行对销,同时通过交易所电脑进行结算,并由经纪人将对销后的纯利或亏损报表寄给客户; 8.如客户在短期内不平仓,一般应在每天或每周按当天交易所结算价结算一次。如帐面出现亏损,客户须暂时补交亏损差额,如有帐面盈利,即由经纪行补交盈利差额给客户。直到客户平仓时,再结算实际盈亏额; 9.客户已向经纪人说明要按某一价格买进或卖出期货,如果经纪人末根据客户的要求去做,因而使客户受到损失时,经纪商或经纪入须给予赔偿; 10,交易所设有中央计算机系统,可立即将各交易栏的期货行市在场内显示出来,场内经纪入和经纪商的交易代表可及时了解价格的变动,同时以电传打字机和其他通讯工具将商品行情向全世界传播。交易所还将各种资料储存起来以备以后参考。
结算业务是由结算机构在每天交易结束时进行。每一回合期货交易完成后,结算单位的会员须将交易认定卡交给结算单位。卡片上并没有客户的名字在上面,只有为客户进行结算的结算会员的名字。结算单位在进行结算时,一旦买卖双方的认定卡相符时,交易双方的会员经纪商之间即不相关,而各自对结算单位负责。换句话说、结算单位既对买方负责,成为买方的卖方;又对卖方负责,成为卖方的买方。通过这一体系,买卖的冲销即便于进行,因为交易者不必得到原始交易者的同意就可以再进行买卖交易。由于交易认定卡上只有会员经纪商的名字,而没有客户的名字,因此,结算的结果是由会员经纪商对结算单位负责合约的履行,而不是个别的客户,客户的责任完全是对他的经纪商而已,对交易所或结算单位客户并无责任。 当交易完成时,经纪商负责向客户收取保证金,然后存入结算单位,以作为履约的保证。最低保证金的数额是由结算单位规定。结算单位对于保证金的管理相当严格,每日交易结束后,结算单位即以收盘价格计算出每一交易合约的净值。如果净值减少,结算单位就会立即要其会员补足。就个别交易者而言,当价格变动的结果,对他不利时,如果保证金数额低于原始保证金,但高于维持保证金时,他不必补交;但如果低于维护保证金时,则他必须再存钱,以补足至最低原始保证金时为止。 一般说,期货交易中提运实际商品的情形相当少,但是如果有实际商品提运发生时,结算单位要负责执行。通过结算单位,商品的交割可以简化许多。例如,某甲交易者将某期货合约卖给乙交易者,乙交易者又卖给丙,如此辗转下去。如果到了第一个交割通知日时,甲发出交运实际商品的通知,由于有结算单位,甲就不需将通知给乙,乙再转给丙,甲只要将通知给结算单位,而结算单位即根据其记录,将通知转给最后一位承购该合约的交易者,由其负责交运。而中间的交易者由于买了又卖出,买卖冲销的结果是与提运已毫无关系。 结算的办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期货交割日之前进行买卖平仓;另一种是到交割日内期货转换为现货交收,后者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
订单除了买进与卖山两大类之外、依其组成因素的不同尚有其他许多种类的订单,各具有特殊的目的,依各种因素分类说明如下: 依时间因素 1.当日订单 即指只有放进订单日才有效的订单,如果当天没有成交,订单即自行失效。 2.开放订单 即指订单上没有时间的限制,因之,除非该订单成交或取消,或者订单上的合约到期,否则订单一直有效。 3.取消前皆有效的订单 此订单与开放订单相同,即除非该订单成交或取消,否则一直有效。 4.某特定时间内有效的订单 例如这个星期内有效的订单或这个月内有效的订单,这种订单也包括当日某时间有效的汀单,例如,于上午10点半时依市价买进5个3月份大米期货或者卖出l0个5月份玉米,价格2.75,中午12:00以前有效。 5.开盘订单 即于开盘时马上执行交易的订单。开盘时相当短促,通常只有几分钟,而开盘价格的价即于交易柜台内决定,如果和此时间内没有成交的话,则该订单即告取消。 6.收盘订单 与开盘订单相似,即于收盘时相当短促的时间内执行交易的订单。如果在收盘铃响前没有成交即告失效。 7.成交或取消订单 即订单到达交易厅内时随即以其特定价格或较佳价格进行交易,若不成交立即失效。这种订单有时也称为“立即取消”订单或者“快速”订单。
问 期权交易的形式有哪些?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