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YLE__}
到境外上市,成为许多企业融资新渠道,那么,选择哪个市场适合你的企业? 从近年的情况看,中国企业遍及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温哥华、悉尼等主要国际资本市场。不过,主要还是集中于中国香港、美国和新加坡三个市场。下面主要以这三个市场作为民企境外上市的主要考虑地点。 美国市场 中国企业登陆美国始于1993年。美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不仅上市公司数量多、交易规模大,而且有三个不同类型的正式市场可供选择。规模大的企业可选择纽约证交所或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小的企业可以选择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美国证交所。 1、纽约交易所(NewYorkSecuritiesExchange,简称NYSE) 纽约交易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世界五百强企业多数以这里作为第一上市或者第二上市的地方。其覆盖的范围广泛,拥有的投资者众多,每天的交易量很大,也是投资银行、媒体和公关公司关注的重点。不过,纽交所的上市条件很高,只有大公司才可以达到,而且上市费用和交易费用也比较高。国内民营企业的规模按照国际水平来说,普遍属于中小企业的规模。 2、纳斯达克(Nasdaq) 纳斯达克市场使用电脑交易系统,运作效率高,交易费用较低,交易量也比较大。该市场包括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和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该市场既能吸引大型企业,又能包容较小规模的新企业。目前挂牌交易的公司已近7000家,绝大多数是属于科技股,如英特尔、微软等。纳斯达克还是美国庞大的风险投资市场的一部分。对于高科技企业以及目前最时髦的IT企业有很高的追捧热情,这一点,是其他任何市场都无法比拟的。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如新浪、网易等IT企业都是纳斯达克酿造出来的产物。美国股市实行做市商制度,纳斯达克是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典范,该市场有500多家合资格的做市商,以保证市场有较热络的交易。3、美国证券交易所(AmericanStockExchange,简称AMEX) 美国证交所的交易方式与纽约交易所相同,但上市门槛较低,交易费用较高,交易量较小,市场流通性也较低。在这里上市的公司多为中、小型企业。不过,不少国际大巨头在其发展初期是在这里上市的,等规模扩大以后才转到纽交所。尽管美国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被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所并购,但目前仍独立运作。 普通的中国中小企业到了美国市场如果不能引起投资者注意,可能就像一滴水消失在大海里一样。进入美国市场的企业要么赶上投资市场的热点,要么就是要有特色,才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香港市场香港市场是国际十大资本市场之一。香港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云集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融资能力,而且由于其比邻大陆,与大陆的联系很密切,语言相通,对于国内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上市场所。不过,近年来欧亚农业等国内民营企业先后因虚假业绩、违规运作等出事以后,打击了香港市场对国内民营企业的信心,使发行市盈率比较低,而且股价也长期徘徊在低位,交投淡静。 从产业上说,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比较熟悉房地产以及金融等服务性行业,因此中国的这类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也比较有利。工业类企业的股票定价水平则相对于美国市场为低。 香港市场包括主板和创业板,两个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别。 下面说一下创业板条件。(1)盈利要求:不设盈利要求。(2)营业纪录:必须显示公司有两年的活跃业务记录。(3)有关营业纪录规定的弹性处理:联交所只接受基建或天然资源公司,或在特殊情况下公司的“活跃业务记录”少于两年。(4)最低市值股票:无具体规定,但在上市时不能少于4600万港元。(5)最低公众持股量股票:如果公司在上市时的市值不足港币10亿元,则最低公众持股量为20%,涉及金额至少需达港币3000万元;如果公司在上市时的市值为港币10亿元或以上,则最低持股量为15%;或公司在上市时由公众人士持有的股份市值至少需达到港币2亿元。上述的最低公众持股量规定在任何时候均需符合。 新加坡市场 新加坡市场规模是香港股市的40%左右,但国际化程度很高,是亚洲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新加坡交易所分主板市场及自动报价板市场。 1、主板标准 新加坡主板上市有三个标准,企业仅需符合任何一个标准即可。详见下面表格。 2、新加坡创业板上市条件(1)无需最低注册资本;(2)有三年或以上连续、活跃的经营记录,并不要求一定有盈利,但会计师报告不能有重大保留意见,有效期为6个月;(3)公众持股至少为50万股或发行缴足股本的15%(以高者为准),至少500个公众股东;(4)在新加坡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需有两名独立董事;业务不在新加坡的控股公司,需有两名常住新加坡的独立董事,一位全职在新加坡的执行董事,并且每季开一次会议。 [链接]选择上市地点考虑因素1、运作所需时间 就目前的情况看,相比国内股市,海外股市运作效率要高得多。只要企业本身符合要求,市场认可,很短时间(在香港、新加坡只要一年左右)即可完成发行上市的运作计划。因此,企业在选择国内还是境外上市的时候,必须衡量本身对资金需求的迫切性。对于创业型、成长性很强的企业,急需资金维持以及扩张,如果急于抓住目前较有利的资本市场环境,就不能选择国内市场。 2、融资规模与成本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发行股票的融资成本仍然比较低。这句话倒过来说就是,同样的一个发行计划,在国内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境外资本市场的融资费用也比较高。在境内外市场IPO的融资费用包括交易所费用、中介费用、推广辅助费用等构成。融资费用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不同市场之间差别很大,从5%到20%不等。国内企业上市的显性成本很低,但是却可能有不少隐性成本,最大的问题是上市的时间长而且不确定。香港地区和美国上市的费用较高,一般都在融资总额的10%以上,如果融资额很小(比如有些创业板企业只筹集到几千万港币),比例就可能高达20%。不过,在境外市场上市的时间较短,而且时间较容易确定。 3、再融资机会 企业在国内首发上市后,再融资也比较困难。首先,企业增发配股受到一系列的限制,比如说,两次配股之间要相隔1年,3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超过6%等等。其次,有关配股计划必须得到证监会的审批。而申请能否获得批准、何时获得批准还要取决于证监会根据股市行情状况对总供应量的控制程度。 相比之下,在境外市场的再融资机会就很灵活,主要取决于企业本身对于融资成本的判断。证监会和交易所只是监督有关的程序是否合规,以及有关信息是否已经充分披露等。 4、成功可能性 国内主板(包括中小企业板)对企业三年的盈利记录有严格规定,因此,一些暂时还未有盈利的高科技企业,应基本打消国内直接上市的计划,加上还不能全流通,高科技企业中作为发起人的风险投资机构也更加希望能在国外市场上市。当然,暂时不符合国内上市要求又对国内市场情有独钟的民营企业,也可以考虑以买壳上市的方式实现间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