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货币的流通规律?

发布于 2021-09-12 22:12:00

如何理解货币的流通规律?

查看更多

关注者
0
被浏览
8
6 个回答
*小秦经理
*小秦经理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您好,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货币流通的规模是由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间内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周转次数。

高级顾问张
高级顾问张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你好其实就是供求关系而已推荐宏观经济学这本书

李经理
李经理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您好,您可以看看相关的基础书籍,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章经理
章经理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你好,:货币流通规律LawoftheCirculationofMoney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

彭经理
彭经理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①商品交换规模.也就是一个时期内进行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它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商品的数量和各种商品价格的乘积.假如价格已定,流通的商品量愈大,需要的货币量也愈大.如果投入流通的商品量是已定的,那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水平.价格愈高,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愈多.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总是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也就是同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成正比.②货币流通速度,也就是同一货币在一定时期内转手的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即货币的流通次数增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减少;货币的流通次数减少,货币量就会增加.正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这一因素的作用,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总是小于商品的价格总额.因此,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看出,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同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成正比;而货币流通速度同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成反比.在不兑现的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过多的纸币也不会自动退出流通.因此,在社会商品可供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倒决定了一般物价水平.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手机
浏览

扫码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