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私募FOF对私募基金的选择与调整。冯美云认为,一方面,市面上私募基金总数很多,数量增长快,挑选优质标的难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私募基金业绩较难持续,收益榜单可谓“日新月异”,生存偏差效应明显,FOF管理机构对于投顾评价标准缺乏闭环检验。同时,私募基金的风格漂移难以及时被发现,管理方需要时常关注市场变化会否导致私募基金投资逻辑生变,从而决定是否调整配置。 兴证资管FOF投资部辛晨晨认为,FOF管理机构选择私募基金可套用“冰山理论”。即私募基金净值只是冰山上露出的一小部分,重要的都隐藏在水面下。选择上要基于冰山之上露出的一星半点信息,尽力还原冰山之下的内容。首先要分析收益风险指标及行业同类产品,其次对产品进行收益归因,再判断其收益稳定性和持续性,考核团队整合策略的研发等方面是否完善,最后关注策略的有效性。 其二,行业数据较为混乱。FOF管理机构筛选私募产品,是基于投前、投中、投后的数据及量化分析,因此数据真实性、确定性至关重要。冯美云认为,私募基金因为信息披露的缺陷,导致FOF母基金缺乏稳定、可靠、干净、全面的数据源,“数据清洗”仍成问题。 其三,私募FOF资金方重视短期收益。辛晨晨认为,长期稳定资金方的缺失是许多FOF管理机构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果未来银行、保险等长期资金能进行配置,将推动行业更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