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什么事情发生?

发布于 2021-09-12 10:20:39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什么事情发生?

查看更多

关注者
0
被浏览
19
13 个回答
小肖经理
小肖经理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什么呢?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首先是在民间的投资理财方向指导上达到将金钱朝银行存款吸收的效果。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加息,而加息定会引导资金从股市与基金等风险高的领域,以及住房、汽车等消费方面重新吸纳进入存款,2007年度内连续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在2007年度五次加息之后,人民币的基本利率已经高达3.87%,假如在年底前预期的第六次加息,本次中央经济会议所定下的基调使得市场人士更有理由期待加上来年的至少三次(甚至四次)加息。这一因素与尚福林反复强调的投资的风险性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的推出前景等因素结合。会使得居民与企业从激进的投资策略转而理性地理财,并进而更趋于选择保守与安全的投资渠道——比如基金、黄金与保险理财。这一导向肯定会对中国投资者的理性程度有所提高。理财原本就需要执行基于理性、稳健而成熟的策略的。其次是本土机构与个人创业投资将受到抑制。似乎政府已经意识到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以及过于激情澎湃的个人创业固然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但也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和谐的后果。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工资处处长陈斯毅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企业工资指导线之外,目前政府和学术界都在探讨“工资立法”的问题,希望通过强制性的立法介入市场的分配体系。在具体的做法上有两个初步成型的手段:一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行业协商提高职工待遇;二是劳动合同法的贯彻,督促企业在内部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制度,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这种强迫性地提高工资的法案与《新劳动合同法》的解释,特别是出了华为“让老员工办理主动辞职手续,竞聘后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件事情之后进行的对发条的正式澄清得到了说明。从前几年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讨薪,到CCTV的《经济半小时》片花中反复出现的“120名农民工今天拿到了拖欠三年的工资”的栏目宣传,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里程碑式的目标。第三是带动民间资本朝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方向发展。假如把金钱看成一种通用的流通商品,那么也会有一个使用成本的问题。由于基本利率的不断提高,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从提高民间资本的利益驱动的角度,并就此激发民营经济成为中国民间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好应对了中国随后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在法律与舆论上的鼓励性政策。就如笔者在今年夏天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出的结论——告诉世界,我们有的是钱。中国并不缺乏资本。中国的民间资本是等待开发的一片绿洲。第四是国际资本加速朝中国市场的涌动。紧缩的货币政策直接手段就是通过加息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一因素与美元的持续降息周期相互促进,值得注意的是九月中旬,美国已经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50基点至4.75%,假如先后在2007年度内再次降息0.25%,则会是4.50%,假如人民币在12月加息0.27%,则是4.14%,出现人民币与美元的基本利率“倒挂”的现象将仅仅是时间问题;而这很有可能在2008年上半年(甚至第一季度)出现。这与奥运概念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那么就会引发国际投资进一步朝中国涌动,并进而加快人民币的升值速度,紧缩型货币政策是否对国际势力的妥协与低头,笔者不得而知,也不去做更多评述。第五是国际势力会从多角度对中国民族产业的进行毁灭性打击,这也是最可怕的效果。笔者曾经在11月中旬撰写的《汇率之变是否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灭顶之灾》的文章中提出一些论调,在这里做进一步引申:1、市场遏制:国际势力通过推动人民币的升值而将中国制造的产品拒绝在对外贸易的门槛之外,从而遏制中国制造业的对外张力,并将中国制造业的市场限定在内销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范围内。2、在所谓知识产权侵权、倾销与反垄断等旗帜“名正言顺地”用法律手段让中国企业窒息。从而通过法律手段对中国的企业进一步威慑。3、通过输出服务机构甚至通过猎头将外籍人士变身为企业高管,这些重金聘用的“空降兵”假如成为敌人安插在中国优秀企业内部的间谍,就可以通过遥控的方式来瓦解企业的根基。4、通过参股甚至收购兼并的方式在战略上吞并中国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并间接控制核心产业甚至通过打乱产业链的方式挖掘整个产业经济基础。5、通过对外资企业服务机构的迷信,通过外资服务机构的登陆中国,对国内本土服务机构的参股、收购与兼并的方式达到间接控制制造产业链的险恶目的。6、海外资本的大举进攻,从证券的二级市场投资到私募股权基金,再到针对有潜力暂时还没有成功上市的企业的投资控制,吸引中国的民营企业赴海外上市的方式,从资本上达到控制企业的效果。即使有生命力顽强的企业可以承受如此多重手段的打击,相信在这“组合拳”的打击下,也就难以与跨国资本支持的企业相抗衡了。

期货周经理
期货周经理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未影响商业银行整体较为宽松的资金面环境。尽管央行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紧缩性政策回收流动性,但是外汇占款的增加额仍然大于基础货币的增加额,银行体系超额流动性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仍较充裕。银行信贷扩张具有充裕的资金基础。第二,央票对银行贷款增长存在挤出效应。尽管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的放贷冲动较强,但贷款增长始终低于存款的增长,银行体系存贷款差不断扩大,存贷比不断下降。商业银行持有央行票据对贷款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受央票挤出效应的影响,加上金融业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银行贷款资金的依赖,近几年贷款增长率明显低于存款增长率,银行体系存差规模不断扩大,银行资金运用压力有所增加。

北经理
北经理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你好,1、首先是在民间的投资理财方向指导上达到将金钱朝银行存款吸收的效果。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加息,而加息定会引导资金从股市与基金等风险高的领域,以及住房、汽车等消费方面重新吸纳进入存款,2007年度内连续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在2007年度五次加息之后,人民币的基本利率已经高达3.87%,假如在年底前预期的第六次加息,本次中央经济会议所定下的基调使得市场人士更有理由期待加上来年的至少三次(甚至四次)加息。这一因素与尚福林反复强调的投资的风险性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的推出前景等因素结合。会使得居民与企业从激进的投资策略转而理性地理财,并进而更趋于选择保守与安全的投资渠道——比如基金、黄金与保险理财。这一导向肯定会对中国投资者的理性程度有所提高。理财原本就需要执行基于理性、稳健而成熟的策略的。2、其次是本土机构与个人创业投资将受到抑制。似乎政府已经意识到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以及过于激情澎湃的个人创业固然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但也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和谐的后果。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工资处处长陈斯毅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企业工资指导线之外,目前政府和学术界都在探讨“工资立法”的问题,希望通过强制性的立法介入市场的分配体系。在具体的做法上有两个初步成型的手段:一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行业协商提高职工待遇;二是劳动合同法的贯彻,督促企业在内部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制度,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这种强迫性地提高工资的法案与《新劳动合同法》的解释,特别是出了华为“让老员工办理主动辞职手续,竞聘后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件事情之后进行的对发条的正式澄清得到了说明。从前几年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讨薪,到CCTV的《经济半小时》片花中反复出现的“120名农民工今天拿到了拖欠三年的工资”的栏目宣传,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里程碑式的目标。

资深陈顾问
资深陈顾问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首先是在民间的投资理财方向指导上达到将金钱朝银行存款吸收的效果。其次是本土机构与个人创业投资将受到抑制。第三是带动民间资本朝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方向发展第四是国际资本加速朝中国市场的涌动。第五是国际势力会从多角度对中国民族产业的进行毁灭性打击,这也是最可怕的效果。

高级顾问姜
高级顾问姜 2021-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紧缩性货币政策要求减少货币供应量,而减少货币供给,就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银行可以用于借给企业的贷款就会减少,就会提高贷款率,就是利率提高了。  货币紧缩,即收缩银根,是指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手段来让市场中的货币供给下降,贷款减少,物价稳定或下调的方式。比如我国最近一系列手段来调控市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利率等,都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手机
浏览

扫码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