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值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我们在股市中投资一家上市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其他股民的钱,而是去分得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只有企业把融资用于扩大再生产,赚取更多的利润,我们才能享有投资收益,这也就是价值投资的诞生。同样,整个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在宏观上的反映就是GDP,这与前面经济增长与股市的关系不谋而合。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转型同样需要确定价值投资理念,而对培养价值投资理念来说,以下三个原则就显得无比重要。以经济持续扩展为基准上面我们已经说过美国股市的长期繁荣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若想做价值投资,经济持续扩展就显得无比重要了。这个条件可以作为选择股票组合的标准。基于中国企业未来前景和相关政策,持有一组精心挑选、种类多元化且购买价格合理的股票投资组合当然不失为一种合适的投资策略。 经济持续扩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财富和企业盈利能力将持续增长;这些可以参考GDP增长率和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判断; 第二,这种增长将体现在主要企业的资源扩张与利润增长上; 第三,这种增长主要源于新资本的投入和未分配利润再投资的正常运行
巴菲特说过,所有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难道还有无价值投资吗广义来讲,就是投资和投机。不过,在国内,很多人把投资还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其实都一样。要点就是股权思维、安全边际和能力圈,核心是安全边际。买入股票的时候,价值派更强调价格低估,但也要求利润持续(可以不快速增长,但不能减少,现金流要为正),就像巴菲特买入伯克希尔,虽然利润没有持续增长,可是现金流还是确保巴菲特买入保险、蓝筹印花等公司。成长派更加强调的是利润的增长(确定性),反而价格可以放宽到合理估值。比如喜诗、可口可乐,巴菲特都是在15PE买入的(市净率可以放宽标准,因为是消费股)。到底哪一派好?其实都差不多,看看施洛斯和巴菲特的收益率就知道了。差别只是每个人的能力圈不同,巴菲特5岁开始做生意,10多岁看完父亲的藏书,高中毕业已经把奥马哈图书馆关于商业的书都看完,又师从格雷厄姆,所以对于商业前景判断敏锐,而施洛斯都没上过大学,只是读了夜校,故每个人能力圈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聪明的投资者均有提及)只要方法对,收益不会差太多。其实收益的差别的关键是资产配置,而不是选股。(跳着踢踏舞去上班里,巴菲特多次强调资产配置)关于估值,我是用一眼定胖瘦,毕竟巴菲特那么牛的人,都会把估值限制在15PE,我本人没有巴神的洞察力,只好为了安全,把PE再次限低。大不了把钱买货币基金,收益也超过70%炒股的人了。不过市场经常会发神经,隔段时间就会有极低估出现,比如12年创业板、13、14年大蓝筹、16年港股、都不用说行业的黑天鹅了。只要持有现金,市场会是不是奖励你的。不过还是建议多看年报,再结合财务书籍(推荐手把手教你读财报),这样会增加选股的确定性。最后就算把这些都做到了,你的收益多少其实真正取决于心态和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