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YLE__}
1、市盈率。股票市场永远在超跌和超涨中循环往复。今年沪指最高曾到5178点,但现在也跌去30%,此时A股到了底部吗?从数据来看,2000年以来,沪深300市盈率均值约18倍,而截止8月21日,沪深300个股平均市盈率仅仅13倍。在经济企稳的基本面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在似乎距“底部”不远。2、下跌时间与空间。数据显示,一轮牛市之后,大盘下跌时间较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指数下跌幅度也较大,一般在40%左右。下跌中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均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亏损面达70%以上。从这一角度看,似乎目前沪指下跌时间不够,跌幅也不算大。3、破净与破发。历史大底来临的时候,起码有30%的股票跌破每股净资产,70%的股票的市净率在1-1.5倍之间。但现在大面积破净的情况肯定没有,本周部分银行股破净,也许算阶段底部证征兆。至于破发,目前更没可能,最近1年内次新股,平均涨幅也在280%左右。4、利好失效。市场若接近底部,大盘既不会因利空而加速下跌,也不会因为利好而大幅反弹,而是保持自己匀速下行的趋势。此时,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市场彻底绝望而选择了离开。7月以来市场密接推出利好,包括IPO暂停、鼓励股东增持、证金公司大量买进股票等等,但市场整体表现欠佳。5、成交持续低迷。2005年沪指在998点附近时,沪市一日成交量仅仅40多亿元。当前股市虽调整较大,但市场交投仍活跃。俗话说,多头不死,空头不止。一般底部来临时,绝大多数人都对市场绝望了,该斩仓出局的人大多都已经退出,剩下的是一些零星的卖出盘,也没有什么人愿意买入,所以较小的卖盘也能让个股,甚至指数下跌。不过,下跌的速度也不会很快,毕竟卖盘有限,所以指数呈现出连续阴跌,在成交量方面则表现为成交持续低迷。6、大盘习惯性大跌。在接近底部之时,大盘往往在敏感时间窗或固定日习惯性大跌(惯性跳水),如2008年股市经常会出现“黑色星期一”,每逢周一股市会莫名跳水。而近期被投资者戏谑为“法定砸盘日”的星期四也有这样的意思。7、基金大幅折价。底部来临时,基金折价现象普遍,尤其是市场主流基金的操作理念受到普遍质疑,主流基金似乎也失去方向感。新基金发行受挫,发售开始显得困难,部分银行甚至出现分派新基金发行任务的情况。底部的时候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几乎看不到1元以上的,大部分是跌到净值以下,而封闭基金出现30%以上的折价。8、有资金入市。资金入市是大盘形成底部并步入升势的基本条件。研究显示,形成底部前5日的日均成交金额基本接近或超过当时流通市值的1%,日均换手率基本接近或超过1%。形成底部后,日均成交金额基本为之前的3至4倍以上,并为当时流通市值的2%以上,日均换手率基本接近或超过2%。曾经底部的时候,出现非常之多的大股东的增持案例。只有在股票价格极低的时候出现的大股东增持才能反映底部的特征。
股票市场,上涨和下跌各有各的观点,但是万变不离其中。第一点:股票市场,在成交量和人气极度低迷时,人人避而远之,可以确切地讲,基本上就是底部正在形成。第二点:在股市进入牛市阶段,多数人是不知道的。真正的底部,也就是牛市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进场潜伏其中,股票已经不再创新低。而是底部逐步抬高。多数没有经验的散户。都在牛市后期阶段进入股市。而且追涨杀跌,不知道顶部的来临,最后深套其中,卧倒装死。如果买了优质股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能解套,还会盈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怕买贵了就怕买错了。以四川长虹为例,15年牛市。涨到了15块多,历史高位在66元,500点的时候,他八块多现在的两块多。这也就是一个典型的熊股。第三点:谈一下大盘见顶的征兆。一般情况下,真正的牛市,需要三大浪走完,到顶部时期,剧烈震荡,放量滞涨。成交量急剧放大,而股价不涨。这也是见顶信号。真正的大盘见底。要看经济周期,等国家的调控政策,来综合判断。才能识别出真正底部。以上是个人观点
你好,1.成交量信号。“天量对天价、地量对地价”是一条久经考验的原则。不管成交量变化怎样复杂,一个局部高点必伴随一个局部大量,而从这个大量开始,成交量将随下跌开始而逐步减小,直到地量出现后“先见量后见价”,才渐渐见底。2.K线组合。简单地说是到空头打不动为止。K线上则表现为跌势见缓、阴线优势转为阳线优势等。3.指标大部分超卖、提示见底信号。4.一些指标如KDJ、RSI、OBV等出现底背离,或底部金叉信号。4、在下跌阶段,锁仓良好,没有大规模出货,图形上主要表现为缩量。5、最后的下跌阶段,不但没有出货,如果用大机构系统的主被动买卖功能追踪一下,会发现有主力加仓迹象,这个是最关键的股票见底特征。6、价格不高,后续有运作空间,当然,这个不是普遍特征,而是这样的股票更容易被主力炒作。7、行业和政策扶持,后续具备炒作的题材,这个也不是必须的,但是有类似题材的会更容易炒作,是必不可少的股票见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