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 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机构动向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主力关照。 其次,预测机构介入成本。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预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如果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主力短期并没有出局;如果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 值得一提的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该指标选择个股时,应注意该指标的局限性。比如主力机构有可能期末采用突击重仓或分仓的方法来达到迷惑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等。特别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东人数再减少我们也应该岿然不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判断。 2、根据均线来推断 一般而言,中短线主力建仓时间大约需要4-12周,平均约8-10周。从周K线图上,我们可以估算8-10周均价线是主力的成本区域(虽有一定误差,但不会偏差10%,所以谨慎起见,我们取10周线作为主力建仓成本)。作为主力,其操盘的个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甚至更多。 一般地,一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50%,则主力的正常利润是100%-120%左右。这是因为,主力要想在市场中获利,也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固定不变的,也是主力在“坐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建仓成本。亦即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需要付出20%-40%的利润空间。
主力成本线,就是依据成交价和成交量的变化,显示出重要的成交密集区,从而来发现其主力成本。主力成本作为一个有效的判断阻力、支撑位的主图指标。主力成本线,就是依据成交价和成交量的变化,显示出重要的成交密集区,从而来发现其主力成本。主力成本作为一个有效的判断阻力、支撑位的主图指标,具体研判方法则如下:(1)线条最长最密集的区间是成交堆积最多的价位区往往就是主力成本区;(2)如果股价由下往上运行,临近或靠近密集区处有阻力;(3)如果股价由上往下运行,临近或到达密集区处有支撑;(4)支撑位和阻力位一旦越过,支撑和压力功能互换。(5)该指标对判断大盘及头部无效。在一只股票中持有股数比重最大的往往是该股的主力通常也成为庄家庄家在台拉股价之前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建仓来吸收足够的筹码其吸筹的价格范围区域的平均值一般视为主力成本区在进行了足够的吸筹之后主力会台拉股价脱离其成本区域(期间可能会伴随多次的打压震荡洗盘)台拉股价脱离成本区的目的一般可视为庄家不愿让散户买进廉价的筹码以便于台拉股价的压力不至于过大。实战分析主力成本的方法了解主力成本,必须要了解主力的洗盘动作。实盘中主力操纵股价时洗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所谓洗盘就是主力准备拉抬股价之前或者是拉抬股价中途的一种震仓欺骗行为。洗盘最重要的行为目是通过各种欺骗手段让部分流通筹码在目前位置充分换手。充分换手最大的好处是能达到提高整个市场非主力之外的持股成本。在主力做庄过程中,非主力持有的筹码平均成本越高越有利于减少主力拉升时的压力和有利于主力拉高后的出货操作。
你好,1、股票选择:主力做盘一般选择一只干净的股票,就是没有大资金介入的股票;而我们判读主力吸筹的区域就是选择股票经过一轮拉升和出货后的自然股票; 2、周期判断:周线,一般主力在吸筹时会在k线图上留下资金介入的痕迹,而周线比日线更加准确显示主力的吸筹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