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及其阿里巴巴,都非常想在香港上市,并作为首选,而最终参照拒绝。为什么阿里巴巴在香港申请上市被拒,而腾讯却可以在香港上市?核心原因是港交所的守旧和保守,直到去年12月港交所才引来变革:正式放开“同股同权”的上市限制。这一迟到五年的决定,被认为是港交所对痛失阿里巴巴的终极反思。
为什么阿里最终没有选择在香港上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香港证监会制度只允许“同股同权”的股权分配模式,即每一股都有且只有一票投票权。而阿里设计的股权为“同股不同权”即创始人持有股每一股等于若干票(例如刚上市时,马云持有阿里8.9%股份,而投票权占42.5%),而二级市场则每一股等于一票。这样的“双重股权结构”,显然是和港交所规则相违背的。最终双方洽谈失败,阿里最终选择赴美上市。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香港证监会的固执与保守,一直到去年的12月份香港才进行了一次大变革:正式开放对“同股同权”的上市限制。阿里巴巴当年申请在香港上市被拒,就是因为其企业股权比较分散。而这次港交所之所以会大变革,小编认为和香港痛失阿里巴巴有很大关系。在2013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的规模与如今还相差甚远。马云非常希望企业能在香港上市,但由于阿里巴巴是由董事会控制的一家股权比较分散的公司,而且马云的团队所占的公司股份较低。这与港交所的制度相悖,所以被婉拒了。随后,马云与阿里团队耗费了大量心血和港交所的负责人沟通。对当时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竭尽所能的展示自家企业的优势,但是香港的证监会却完全不为所动,最后阿里巴巴只好选择去纽约上市。而腾讯与阿里巴巴却截然不同。虽然腾讯的最大股东是一家南非的企业,但是马化腾对腾讯公司却是握着绝对的掌控权的。这与港交所的制度是相符的,所以腾讯可以顺利的在香港上市。 现如今,阿里巴巴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的一家新兴互联网企业,而是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龙头之一。阿里的股价更是一路狂飙,成为华尔街的后起之秀。对此,港交所感到非常的遗憾,并且表示非常期待阿里巴巴旗下企业再上市的时候可以选择香港。如今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猛,而腾讯和阿里巴巴作为其中的两个龙头企业,他们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比如说在移动支付方面,刚开始阿里的支付宝比较受人欢迎,腾讯随后就开发了微信钱包。他们之间的较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想要在这场互联网全民推广的大潮中独占鳌头,就必须紧抓住每一次机遇与挑战,以长远的眼看待,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最后,小编认为,无论在哪里上市,腾讯和阿里所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都必定会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互联网业可以更加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