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政策托底意虽浓,但主线有些凌乱,题材满天飞,蓝筹白马熄火,资金疯狂追逐小票垃圾超跌股,然而场内资金有限,增量资金未见入场,故行情不可持续好转,因而短期别想着抄底,真正的底没有人能抄得到,也就是说,抄底是不靠谱也是不确定的。确定性的机会是耐心等待体系发出的信号,坚守价值投资,做好资产配置。比讨论抄底时机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对于当前的市场用几句诗词来描述再恰当不过,然而当前的市场也会成为历史,如何看待当前市场,也就是如何看待中国证券市场28年的发展史。
抄底炒股是每个股民的普遍愿望,但是什么时候才是底部呢?相信很多投资者都不会看,明明见着应该抄底买入了,股票却还在跌。股票底部到来的前的征兆。1、政策底先于市场底出现,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因为政策底是出现在管理层对大盘点位认可的时候,这时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救市,避免市场的继续走弱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当政策出台后市场的信心得以恢复,市场运行趋势将会发生扭转,政策底就形成了,在随后的多空博弈中多方力量将占据优势,股市开始上涨,市场底就形成了。2、量在价先行,地量见地价,历史的每次市场底部都是在地量出现以后才形成。地量的出现表明市场已经极度的低迷,投资者已经对市场的信心不足,不再去关注股票,并且地量是出现在市场超跌的过程中,这个时候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会远远低于其价值,买股票就物超所值了,必然会吸引主力资金流入股市,同时也非常适合主力资金入场,一旦主力资金重新入场,底部就形成了。3、市场必须在低迷后再来一轮恐慌。俗话说:多头不死空头难止。也就是说做多的力量如果还大量存在,股市就存在分歧,也就是说股市还没见底。见底必须在市场出现恐慌、投资者都绝望的时候,这时候大盘就能浴火重生。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慌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慌”就是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