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2015年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高峰期,积累了较高的商誉。并购重组平均会附带3年的业绩承诺,因此2017年至2018年也是业绩承诺集中到期的阶段,此前为了完成业绩承诺,避免赔偿,被并购方会努力做高利润,而业绩承诺压力消减后,普遍会出现业绩下滑,从而导致商誉减值。另一方面,公司有动力在熊市期间做低业绩基数。可持续性盈利能力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因此商誉减值损失计提的多少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上市公司也可以据此对企业盈利进行合理调整。在熊市期间,企业倾向于多计提减值损失,为来年业绩打造一个低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