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STYLE__}
虽然外界也将百威亚太IPO折戟归咎於市场环境欠佳,但实际上是投资机构选择的结果。首先,百威亚太IPO筹资淨额全数用於偿还母公司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而并非用於自身经营,是缺乏“上进心”的表现;其次,公司上市没有基石投资者参与,发行初期的股价走势没有保证;再次,百威亚太的併购战略产生巨额商誉,目前已高达132亿美元,另有44亿美元的无形资产,上市后均存在减值风险,二级市场投资者或沦为“接盘侠”。
现在的香港市场,中资机构才是最大买主,也最出得起价钱,而中资投行明显跟这些中资买家关系更紧密。今年以来已经成功在港股IPO的80家企业中,只有少数几家集资额特别少的公司没有请中资投行担任联席保荐人。然而,百威亚太这样集资近百亿美元的大项目,竟然没有请中资机构做联席保荐人!连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的名单里,都没有中资机构的身影。